國際局勢風云突變,短短三天之內,29個國家聯合出手,對中國發起多維度的經濟打壓,關稅壁壘與金融制裁雙管齊下。
面對突如其來的圍攻,中國迅速作出回應,僅在24小時內便實施了精準有力的反制措施,直擊對方要害。那么,究竟是哪29國參與了這次行動?他們為何選擇聯手?而中國的反擊又為何如此高效且具有針對性?
29國對中國發起制裁
美國率先發起攻擊,于7月17日將矛頭指向新能源產業的關鍵原材料——陽極級石墨,并宣布加征高達160%的疊加關稅。
此舉并非虛張聲勢,依據2023年的貿易數據,中國出口美國的石墨價值約3.4億美元,一旦加稅,這些產品將幾乎失去市場競爭力。行業分析指出,此舉將直接導致美國電動車電池每千瓦時成本增加7美元,對電池制造商的利潤空間構成嚴重沖擊。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市場三分之二的石墨供應依賴中國,國際能源署早已預警其供應鏈存在高度風險。此次制裁,顯然是針對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優勢地位進行精準打擊。
歐盟則采取了間接策略,其第18輪對俄制裁看似意在削弱俄羅斯的戰爭能力,實則暗藏玄機。有兩家中國金融機構被指控協助俄羅斯規避制裁,因此被列入制裁名單,此外還有數家中國企業也受到牽連。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明確表示,制裁將不留漏洞,其意圖顯然是要切斷歐洲對中俄能源和金融的依賴,將中國金融機構納入系統性壓制體系。
加拿大則表現得最為耐人尋味。在美國施壓其核心出口產品后,加政府僅談判四小時未果,便將壓力轉向中國,宣布自8月1日起,對超出配額的中國鋼材加征50%關稅,并對含有中國冶煉環節的產品再加征25%。
理由是所謂“產能過剩”。然而事實上,中國鋼鐵產能利用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對加拿大的出口僅占其進口總量的9%,且完全符合貿易規范。此舉暴露出加拿大在美加貿易摩擦中的被動地位,以及其試圖通過轉移矛盾來緩解自身壓力的投機心理。
在這短短三天內,29國從資源、金融等多個層面聯合出擊,試圖構建一張對中國施壓的網絡。然而就在他們以為勝券在握之時,中國的反擊卻令所有人措手不及。
中方反擊
針對29國的聯合制裁,中國商務部在24小時內迅速作出回應,特別針對加拿大這一主要挑釁方,推出了一份極具針對性的反制清單。
該清單直指加拿大的核心經濟命脈——農產品,尤其是其最具出口優勢的油菜籽與鉀肥,反制金額與加拿大對華新增關稅完全對等。
消息一經公布,加拿大國內迅速引發震動。鋼鐵行業首當其沖,因30%的原材料依賴中國進口,新關稅將導致每噸鋼材成本增加120加元,進而影響汽車與建筑業的整個供應鏈。
農業領域更是陷入恐慌,中國是加拿大第二大貿易伙伴,2024年其農產品對華出口同比增長18%。
薩斯喀徹溫省油菜籽種植協會緊急致信總理,指出該國90%的油菜籽出口依賴中國市場,年銷售額高達28億加元。若與中國關系惡化,受損最嚴重的將是廣大的加拿大農民。
中國的反制并非情緒化報復,而是基于對加拿大經濟結構的深入分析。該國高度依賴資源出口,且對美國市場存在嚴重依賴,此次打擊精準命中其戰略弱點。
選擇農產品作為突破口,不僅符合貿易對等原則,更觸及加拿大內陸農業州的選民利益與民生問題。當國家政策與農民收入發生沖突,加拿大內部的分歧已初現端倪。
中方的這一系列迅速而精準的反制措施,迅速在西方聯盟內部撕開了一道裂痕。貿易戰的硝煙尚未散盡,局勢卻已出現關鍵轉折。
貿易棋局的重構
正當加拿大農業界陷入焦慮之際,國際農產品市場悄然發生變化。有消息稱,中國與澳大利亞正在推進一項油菜籽貿易突破性協議,計劃試運五船油菜籽進入中國市場。
若該協議落地,將意味著因植物檢疫問題中斷多年的中澳油菜籽貿易正式恢復。時機頗具戰略意義。作為全球最大的油菜籽進口國,中國目前庫存已降至四年來的最低水平,亟需補充庫存。
而加拿大長期以來的出口優勢,正因中加關系緊張及中國對其發起的反傾銷調查而動搖。澳大利亞若能通過嚴格的質檢標準,將有望填補中國市場出現的巨大缺口。
此舉充分體現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布局上的戰略眼光。通過多元化農產品進口來源,有效對沖加拿大反制可能帶來的沖擊,同時以市場準入為籌碼,推動中澳關系穩步回暖,可謂一箭雙雕。
當然,挑戰依然存在。澳大利亞今年受氣候影響,預計油菜籽產量僅為570萬噸,是五年來的最低水平,其中400萬噸需優先供應歐洲市場。
如果試運行進展緩慢,短期內中國要實現大規模補貨仍有難度。在全球農產品貿易日益受地緣政治影響的背景下,此次中澳合作能否成為穩定貿易關系的新開端,世界正密切關注。
這場由29國聯合發難、中國迅速反制的貿易博弈,遠非一場普通的經濟沖突。它揭示了一個深刻現實:單邊主義與保護主義最終將反噬自身。加拿大農民的焦慮、美國電池制造商的成本壓力,都是貿易保護主義帶來的直接后果。
而中國的表現,則展現了其在全球產業鏈中的深刻洞察與戰略定力。無論是針對加拿大農業的精準反制,還是與澳大利亞重啟油菜籽貿易的戰略布局,都體現了中國在復雜局勢中的應變能力。
以規則為基礎,用實力捍衛國家利益,以開放姿態尋求合作共贏。當某些西方國家仍沉迷于零和博弈的舊模式時,中國正以實際行動證明,深化合作、拓展市場,才是破解貿易困局、保障經濟安全的理性選擇。
全球化時代,沒有國家能夠獨善其身。這場貿易博弈再次提醒世界:唯有在公平、互信的基礎上攜手前行,才能穿越風雨,走向可持續繁榮的未來。
主要信源
歐對俄制裁名單含兩中資銀行,中方提出嚴正交涉——參考消息2025-07-19美國擬對中國石墨加征93.5%關稅,疊加稅率達160%——觀察者網2025-07-20與美國談崩,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加拿大挑錯了對象,反而對華出手——速看前沿2025-07-21中澳油菜籽貿易有望破冰:五年僵局或將迎來轉機——新浪財經2025-07-1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