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癥水平,作為衡量身體炎癥狀態的重要指標,與疾病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炎癥水平較高,容易誘發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疾病,以及提升肝癌、結腸癌等癌癥發生率。
日常生活中,我們通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可以降低炎癥水平,預防疾病的發生。
而研究發現:在飲食方面,如果你能將主食更換一下,用全谷物豆類代替精制主食,可以有效降低炎癥水平。
研究將一組人的主食更換為全谷物、豆類,而另一組人按照原來的飲食習慣,堅持6周后,發現吃全谷物豆類的人,炎癥水平會低于精制谷物的人,健康指數得到了提升,體重也呈下降趨勢。
為什么堅持全谷物可以降低炎癥水平呢?
1、抗炎原理:全谷物富含膳食纖維,經腸道微生物發酵后產生短鏈脂肪酸(如丁酸),可以通過調節免疫系統的功能,抑制炎癥因子(如IL-22、IL-23),降低全身炎癥水平。
短鏈脂肪酸還可以調節腸道黏膜的免疫功能,改善腸道微生物群落的平衡,促進有益菌的生長和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長,有效改善腸道健康,從而降低全身的炎癥水平。
2、減重機制:肥胖是導致炎癥水平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過多的脂肪組織會分泌大量的炎癥因子,引發全身性的慢性低度炎癥。通過食用全谷物降低體重,可以減少脂肪組織的炎癥因子分泌,從而降低炎癥水平。
全谷物的高膳食纖維能增強飽腹感,減少熱量攝入;延緩血糖上升,可以身體分泌過多的胰島素,從而減少了脂肪的堆積。
當我們食用全谷物時,膳食纖維會在胃中吸水膨脹,占據更大的空間,讓我們在進食后感覺更飽,而且這種飽腹感能夠持續較長時間,從而減少了其他高熱量食物的攝入,有助于控制體重。
注意事項:
首先,要選擇未精細加工的全谷物,如糙米、玉米、小米、燕麥、大小麥、藜麥等,他們富含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物質。比如,全麥面粉制作的面包和面條,營養價值遠高于普通的白面包和白面條。
其次,在食用全谷物時要循序漸進。如果一開始就大量食用全谷物,可能會給腸胃帶來負擔,導致消化不良等問題。
剛開始可以先從少量開始,逐漸增加攝入量,比如一天吃一次全谷物,剩余2餐吃精制主食,或者一餐中安排1/3食物為全谷物,2/3為精制主食,讓腸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第三,要注意搭配蛋白質和蔬菜。日常飲食中,除了主食的選擇外,我們還需要補充肉類等優質蛋白,以及各種不同的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礦物質,才能均衡膳食營養,保證身體的健康運轉。比如,早餐可以吃燕麥粥+雞蛋+蔬菜沙拉,午餐可以用糙米飯+雞肉+清炒時蔬。
總結:將主食更換為全谷物,長期堅持下來,能夠起到抗炎和減重的雙重作用。只要我們選擇正確的全谷物,注意食用方法,就能收獲效果,趕緊試試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