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
2025上海明日之星排球爭霸賽在滬落幕
中國U21國家女子排球隊
力克荷蘭國家青年女子排球隊奪冠
上海U21女子排球隊斬獲季軍
7月23日至27日
2025年世界女排聯賽總決賽
將在波蘭羅茲打響
從北京到中國香港,再到阿靈頓
經過3個分站賽的角逐
中國女排的姑娘們
交出了9勝3負的優異成績單
并以積分榜第五名的成績晉級總決賽
排球運動的最美瞬間
大概就是讓球不落地的那一刻!
上海體育博物館里也珍藏著
一段與排球相關的生動往事
今天,小體就將為你講述!
在上海體育博物館內
珍藏有一顆早期官方比賽系帶排球
排球,這項永遠向上看的運動
在中國的緣起也是頗有意思
“空中飛球”的中國奇遇記
19世紀末
美國馬薩諸塞州的一群體育迷
發明了一種新奇游戲——
在網球場上用一個籃球的球膽進行比賽
雙方人數相等、各居一方
將球膽在球網上來回傳托
使其在空中飛來飛去
還給它起了個直白的名字
“volleyball”(意為“空中擊球”)
沒想到這顆“飛來飛去”的球
很快就開啟了它的東方冒險!
20世紀初
隨著美國基督教青年會的傳教士們漂洋過海
這顆“小洋球”悄悄登陸了中國
1905年前后
廣州和香港的中學里
學生們經常圍著一張高網
把皮球打得滿天飛
當時人們音譯它為“華利波”或“挖力球”
小體OS:這名字聽著就像在說:“哇!打這球真費力氣!”
開埠后的上海
十里洋場東西匯流
與“洋人”“洋車”“洋釘”等詞匯
一并刷新著彼時上海人眼界的
還有各式各樣的“洋運動”
1908年,對排球頗為喜愛的愛克斯納
被美國基督教青年會派往上海工作
也正是從那一年開始
這粒新運動的“種子”
在大洋彼岸悄然生根
1935年舊中國第六屆全運會排球賽上海隊對陣青島隊
從“人海戰術”到“六人上場”的演變
直到1930年全國運動會
“排球”這個名稱才正式被官方認證
而在那之前的二十多年里
上海灘的弄堂里都管這項運動叫“隊球”
這名字背后還藏著個有趣的冷知識:
想象一下在24.4米×12.2米的超大賽場上
32名球員分成兩隊
每隊4排×4人的方陣隔網對戰的樣子
小體OS:主打的就是一個“人海戰術”!
隨著排球技術的發展
進攻球從弧度發展為斜線
又從斜線發展到直線
此時最后一排及邊排球員的作用逐漸減弱
因此從第四屆遠東運動會開始
改為3排12人制
參加第四屆遠東運動會的中國男子排球隊
第七屆遠東運動會后
每隊上場人數又從12人縮減至3排×3人
場地尺寸也隨之縮小為11米×22米
在人員逐步精簡的過程中
以排球發源地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排壇
卻是另一種規則格局——
采用2排6人制
且在場地、發球、計分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作為東西交融的國際化都市
彼時的上海除了是國內排壇的一大陣地外
還時而會有與外僑球隊切磋的機會
在這樣的特殊背景下
“雙軌制”應運而生:
凡是中方舉辦的排球賽事
一律采用遠東運動會賽制
凡是由外僑團體舉辦的各種錦標賽或者邀請賽
則采用6人制賽制
特殊的“雙軌制”
是上海排球向6人制靠攏的開端
新中國成立后
原國家體委在20世紀50年代
公布采用六人制排球規則后
九人制排球規則就此告別歷史舞臺
2025年世界女排聯賽總決賽賽程
小體OS:攜夢想出發,與希望同行,總決賽即將打響,期待中國女排在更大的舞臺上證明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