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奉賢南橋“150安置基地”的新居全面建成,各項驗收已過半,向業主開放參觀,預計村民春節前能分到房子,實現從田園到都市的安居夢。
南橋江海村三組村民、老屋被征收四年的八旬老人袁國均和老伴徐志芳,第二次來看新房,將不同戶型優缺點摸了個門清。集中安置新居叫繡南雅苑,是奉賢最大的農民相對集中居住安置基地,鄰居也多是熟人。
袁國均夫婦滿懷對“上樓”新生活的期待,兩度前來看房。
“150安置基地”建設成不輸于周邊商品房的小區——繡南雅苑。
該安置房有四種戶型,可安置約1000戶。
看了全部戶型后,兩位老人決心選擇一大(120平方米)一小(80平方米)兩種戶型,剛好適合自己一大家人需求。
向外凝望家園,往昔老人熟悉的田園都已高樓林立。
袁國均老人的房子2021年被征收,彼時已有40年房齡。鑒于兩老的年齡,子女督促老人盡快“進城上樓”,提升生活品質,方便彼此照顧。
按照拆一補二的安置方案,老人能夠分到180平方米新居。對比幾種戶型后,老人對120平方米的三居最滿意,能夠容納一家四代13人節假日歡聚。其余他測算還能拿套80平方米的兩居室,超出部分補差價只要每平方米三千多元,老人也覺得挺劃算。
老人決定要兩個車位,兩個子女一家人前來剛好夠停。
小區內的老人活動區域,彈性好且防摔。
如今兩位老人即將結束借宿在親戚家的日子,日常還為子女們種點菜。這可能是他們最后一年在鄉下的生活了。
預計春節后村民們便可告別田園,相繼搬進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的新社區,開啟嶄新的“城市生活”。
原標題:《城事|安置房不輸商品房,八旬老人“進城上樓”》
欄目主編:張春海 文字編輯:蔣迪雯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李茂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