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張奇
上海閔行一家面館一碗陽春面賣3元的超低物價,又賣48元一杯的茅臺,老板解釋稱“有《吶喊》的感覺”,因而在網絡走紅。
7月24日,老板黃文明告訴極目新聞記者,近期受到關注后,面館的生意翻了一倍多。但他開這家小店本身是為了做一個實驗而試點,顧客也并非都是奔著3元一碗面的超低物價而來,當下的熱議讓他覺得小店有些被過度關注了。至于售賣48元一杯的茅臺,是想著讓顧客在價錢和酒量能承受的范圍內嘗一口這種酒。
黃文明家面館茅臺48元一杯(截圖自盜月社食遇記視頻)
老板想開餐館給店員提供學習機會
黃文明的“塘灣飲食店”位于閔行區吳涇鎮永德路,在華東師范大學閔行校區北側。7月初,在短視頻網站擁有820余萬粉絲的博主“盜月社食遇記”發布了在面館的探店視頻。面館的干凈實惠和對于陌生人的善意,以及黃文明對于自己理想的談論,引發大量網友留言點贊,不少食客也在評論區推薦。
“生意是變好了,但這個感覺好像沒什么意義。”7月24日,極目新聞記者聯系到黃文明,對于面館在社交網站的走紅,他坦言感覺小店有些被過度關注。黃文明解釋稱,他開這家小店原本目的不是做餐飲,而是想用來做一個實驗:他想要開辦有50名店員的餐館,上午和下午的空閑時段用來供店員學習,“挑一門可以養活自己的手藝,跟我學修機器也可以,用店里的收入聘人來這里給我們當英文老師也可以。”黃文明說,他是初中學歷,帶過的徒弟也基本是低學歷的,日后如果有機會,能讓他們多一項實用技能,總歸比什么都不會要強。他現在開店就是在做試點,積攢經驗,“最基本的,我要知道開一家店之前要買多少個碗。”
黃文明家面館的菜單(截圖自盜月社食遇記視頻)
黃文明說,面館2019年開業,不到一年后因為母親患重病等原因,停業了約5年,直到2024年底重新開業。因為店是他親力親為裝修的,他也不想自己要做的事功虧一簣,停業的5年里他沒有轉租。重新開業后,他先是賣餛飩和水餃,有少量利潤,幾個月后開始賣面食,3元一碗的陽春面幾乎是成本價,算上房租和人力成本是虧錢的。不過這也是他試驗的一部分,他想知道在上海的物價水平下,三塊錢的面會不會有人吃,客流會有多少。不過,作為丈夫和三個孩子的父親,黃文明也需要維持一家五口的生計。面館主要是妻子在負責,他還經營一家做復印機等辦公設備的公司。
根據自己的了解,黃文明也想讓顧客在能承受的范圍內嘗一口好酒。店里除了48元一杯的茅臺,還有24元一杯的五糧液、12元一杯的劍南春。一杯茅臺酒差不多10毫升,他從某網購平臺自營店買的,定價會根據進價浮動。最近進價降了,他打算將售價改成40元一杯。茅臺的銷量不算高,一般四五天才會有人點一單,為了盡量維持口感,他買的是小瓶裝的茅臺。“五糧液沒人買,我自己喝掉了。”
黃文明和妻子在店里忙碌(圖源:公眾號聆聽吳涇有你)
老板曾支持大專學歷的妻子讀完本科
記者注意到,閔行區吳涇鎮政府官方公眾號曾介紹黃文明的面館稱,面館曾賣過水餃,黃文明堅持用“雨潤”豬肉,每一個都要現包,他執意給廚房裝上270度無死角的透明玻璃窗,餐桌上那包小小的抽紙只選品牌產品,因為干凈。老顧客既有外賣騎手、快遞員、保安等外來務工人員,也有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的學生。大學生來吃飯,還可以免費打印學習資料。吳涇鎮永德街區黨支部書記陳琳多次走訪中發現了塘灣飲食店,經過爭取,面館被短視頻平臺和“盜月社”團隊選中。為了真實記錄,團隊拍攝前沒有透露風聲,直到今年6月底扛著機器進門,黃文明才知曉。
黃文明家的塘灣飲食店(圖源:公眾號聆聽吳涇有你)
據介紹,黃文明的妻子李開翠一直全職在這家賠本的店里幫忙。她記得,自己大專畢業后還想讀書,黃文明拿出所有的錢,供她去上海最好的會計學院之一——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讀完了本科。“在你眼里這是一間面館,其實在我眼里,是一間教室。”有時黃文明充滿希望地描繪著心中愿景,有時也會說,“這個烏托邦可能永遠不會實現。”但是最后一句話總是差不多,“即使實現不了我也要試試。”
7月24日,閔行區吳涇鎮政府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他們也知道黃文明家面館的事,一碗陽春面只賣3元錢。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