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長暑假,往往是家長和孩子們的消費高峰。孩子自由時間增多、社交活動頻繁,再加上各種促銷誘惑,家長的錢包稍不留神就“大出血”。合理規劃消費,把時間和金錢投入到真正能滋養孩子的事物上,才是暑假結束時不會貶值的“財富”。
01
正向評估 端正心態
要學會“延遲滿足”,學會等待,為更大的目標,如心儀的物品、旅行基金儲蓄,而不是立即滿足每一個小欲望。要學會“價值認同”心態,認識到金錢是時間和精力的兌換物,消費前思考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否值得。更要樹立“不攀比”的良好心態, 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和價值觀不同,專注于自身需求和計劃,不為虛榮買單,發現并享受不花錢或少花錢也能獲得的快樂。
02
認清“陷阱” 提高警惕
避免“補償心理”陷阱:辛苦一學期,容易產生“犒勞孩子”的心態,導致非理性消費。避免“社交壓力”陷阱:孩子們聚會娛樂、網紅打卡、旅行跟風,存在怕不合群而被迫消費。要學會說“不”,免費或低成本活動,如公園野餐、家庭電影夜、運動,更有意義。避免“促銷誘惑”陷阱:面對暑假特惠、旅游套餐、限時折扣,下單前問自己:是“需要”還是“想要”?避免“虛擬消費”陷阱:游戲充值、直播打賞、付費會員和訂閱,小額累積起來很可觀,要定期檢查并取消不常用的自動續費。
03
精打細算 智慧消費
家長帶頭制定預算,做到心中有數。孩子可以一起參與明確暑假可支配的資金,包括自己的儲蓄、零花錢、兼職收入等。將預算大致分配到主要類別,包括餐飲零食、社交娛樂、交通、購物、學習提升、旅行計劃,為意外支出留一點緩沖,及時調整。為某些消費尋找免費或低成本替代方案。如充分利用公共資源,圖書館看書,公園、博物館免費開放日,社區活動中心等。家庭聚餐、朋友家聚會、戶外活動,爬山、騎行、城市探索,往往比外出消費更省錢且增進感情。學習提升上,學會利用各種平臺的優質學習博主內容。
04
體驗優先 優化認知
將預算更多投入到能帶來長久回憶和成長的體驗上,學習一項新技能,如編程、樂器、語言基礎,做志愿者開展公益服務,或者進行短途深度探索,而非走馬觀花的高消費旅行。物質的快樂短暫,而技能、知識和經歷是長期財富。大學生可以尋找與興趣或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工作,即使是基礎性工作,也能培養責任感和金錢來之不易的意識,更能積累工作經驗、了解社會、提升能力。家長們更可以和孩子一起利用暑假了解儲蓄、記賬、基礎投資概念,清理衣柜、書桌,將不需要的書籍、衣物、用品在二手平臺出售,培養“讓錢生錢”的意識,而不僅僅是“花錢”。
愿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度過一個快樂的暑假。最終定義一個人成長的,從來不是他消費了什么,而是他創造了什么;不是他擁有了多少,而是他成為了怎樣的人。
全媒體記者:黃昌懷
編輯:胡苓莉 編審:吳 剛
值班副總編輯:袁孝椿
總編輯:黃 艷
聲明:凡江津區融媒體中心所屬平臺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