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 “北京人藝上海駐演” 點燃申城觀劇熱情后,第二十四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再獻戲劇重磅 ——“陜西人藝上海駐演” 活動將于今年金秋 10 月啟幕,現已開票。
陜西人民藝術劇院將首次攜 5 部大戲來滬駐場演出,其中包括 4 部 “茅獎系列” 作品《主角》《白鹿原》《生命冊》《平凡的世界》,以及 “陳彥三部曲” 第二部《星空與半棵樹》。這場以 “文學‘申’動,戲劇‘陜’耀” 為核心的演出,將讓黃土地的厚重敘事在黃浦江畔激蕩出跨越地域的回響。
四部 “茅獎系列”:文學經典的舞臺新生
茅盾文學獎作品以深刻的時代洞察與人文底蘊著稱,此次陜西人藝帶來的四部 “茅獎系列” 話劇,均改編自茅獎經典,且在舞臺呈現與口碑積累上表現亮眼。
《主角》:秦腔名伶的半世紀沉浮
原著斬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被譽為 “中國版《百年孤獨》”;話劇版不僅入選 “大戲看北京” 展演季,首演便創下票房紀錄。該劇改編自作家陳彥同名小說,以秦腔名伶憶秦娥的傳奇人生為主線,串聯起中國戲曲人半個世紀的命運起伏,用舞臺語言譜寫了一曲關于藝術堅守、女性成長的生命贊歌。
演出時間:2025 年 10 月 17 日 - 18 日
演出地點:上音歌劇院
《白鹿原》:十年經典的封箱謝幕
作為陜西人藝的鎮院之作,這部被譽為 “中國話劇扛鼎之作” 的作品,十年間巡演 627 場,覆蓋 125 座城市,8 次入選全國原創大劇場票房榜單,還包攬 “國際戲劇學院獎” 多項大獎,馬東、徐崢、濮存昕等各界名人紛紛力薦,稱其 “波瀾壯闊,錐心刺骨”。
本輪演出為封箱之作,將以恢弘敘事、精湛表演與地道陜西方言,把 50 萬字文學經典濃縮為一場視聽盛宴,帶觀眾 “一夜穿越半個世紀”,感受白鹿原上的滄桑巨變。
演出時間:2025 年 10 月 26 日 - 28 日
演出地點:上音歌劇院
《生命冊》:時空交錯中的生命叩問
這部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斬獲 2023 華語戲劇盛典 “最佳年度劇目” 的作品,北京首演即登頂票房榜,被評價為 “撞擊心靈的生命交響曲”。其創新舞臺設計打造出沉浸式觀劇體驗,能精準再現中原鄉村與都市的時空交錯。
改編自 “平原三部曲” 收官之作的該劇,由陜西人藝歷時五年打磨,講述孤兒吳志鵬從鄉村到城市的掙扎與成長,在金錢與良知、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中,叩問生命本質,探尋精神歸宿。
演出時間:2025 年 10 月 31 日 - 11 月 1 日
演出地點:上音歌劇院
《平凡的世界》:普通人的奮斗史詩
自 2017 年首演以來,該劇 8 年巡演 302 場,覆蓋 88 座城市、105 座劇院,吸引約 35.2 萬人次觀眾,場場座無虛席,更收獲 52 萬觀眾零差評、400 家媒體五星推薦的口碑。
作為 “青年人成長圣經” 的舞臺演繹,話劇以恢弘的舞臺調度與真摯的情感表達,還原七八十年代陜北普通人的生活圖景,讓觀眾在時代浪潮中,見證平凡人如何以奮斗書寫不平凡的人生。
演出時間:2025 年 11 月 4 日 - 5 日
演出地點:上音歌劇院
《星空與半棵樹》:基層百態的戲劇表達
作為此次駐演的另一重磅作品,《星空與半棵樹》是陜西人藝改編當代文學作品的第五部巨作,也是 “陳彥三部曲” 第二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首次亮相。
劇情以一棵老樹的利益糾葛為切入點,串聯起眾多人物與事件,生動展現基層社會的復雜面相:既有鄉村振興中的觀念碰撞,也有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博弈,更包含基層治理的現實挑戰,同時細膩呈現了鄉村的風俗人情與歷史文化。全劇從 “守護老樹” 延伸到對生命與精神家園的堅守,在探討人與自然、社會、生態等多維關系中,傳遞善良正義的力量與溫暖堅定的生命態度。
演出時間:2025 年 10 月 21 日 - 23 日
演出地點:上音歌劇院
從文學經典到現實關懷,陜西人藝的 5 部大戲將以多樣題材與精湛演繹,為第二十四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注入獨特的 “陜西力量”。這個 10 月,黃浦江畔將因這些來自黃土地的故事,成為戲劇愛好者的朝圣之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