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前,演員孫菲菲在遼寧寒冬的片場,被導演當眾連吐口水、左右開弓重重掌摑臉頰。但施暴者僅被行政拘留7天,如同虛設。
當所有人遺忘這起鬧劇后,孫菲菲帶著清晰的傷疤重返大眾視線,掀起的卻是整個行業深藏的腐敗真相。
近日,孫菲菲以親身經歷的《血色戀情》劇組為切口,掀開了影視圈貪腐的新切口——劇本的穿幫情節和簡陋道具,早已被制片方默許,更甚者成為快速壓榨成本的必然路徑。
2010年的那場風暴,不僅是肢體暴力在肆意發泄。真正令人瞠目的,是資本貪欲如何公然壓制對藝術的虔誠與良知。
當孫菲菲的嘴角滲出血跡被掩蓋在化妝粉底之下,行業早已被一整套“洗錢”利益鏈拖入深淵。
圈內人心照不宣的 “洗錢劇”,在暗箱操作下運轉如飛。
制片方早有“內部消化”的底氣——遼寧電視臺臺長史連文穩坐高位,臺內購物頻道主任校偉東搖身為制片,攝影師金峰也堂而皇之成為項目主導。一張貪腐的關系網在開拍前已經悄悄織就。
而更令人心驚的是,整個行業的利益鏈早已形成“自產自銷”的閉環游戲。戲拍了,成本虛報、質量注水,最終只要通過電視臺“鐵三角”關系順利買單,公家資金便輕飄飄掉入私人口袋。
這不僅是某個演員的遭遇,而是行業運行法則的冷酷表現。當一個藝人敢于為演技發聲、為質量把關,卻被資本鏈條視為眼中釘,那根鏈子早已將藝術價值拋入廢墟。
十三年漫長的等待,并未給真相增加絲毫重量。當孫菲菲重新站上風口講述過去,暴力事件背后的主謀依然如常活躍于片場。
而法律所給予的7天與10天的輕描淡寫處罰,成了遮掩制度性腐敗的最后一片遮羞布。
從范冰冰到鄭爽,從收視作假到稅務混亂,每一次暴雷都曾短暫掀起波瀾。而孫菲菲以血肉之軀掀翻的,不只是個人尊嚴,更是一場制度性潰爛的徹底暴光。
當孫菲菲再度站在聚光燈下,左臉是十三年前的瘀痕,右臉映照著這個行業的恥辱。她臉上的每道印記,早已不是某個人的沖動掌摑,而是打在整個影視圈臉上的歷史巴掌。
行業整頓的警鐘響過多次,但系統性問題不根除,圈內的貪婪之手依然在安全線內不斷試探與膨脹。我們每一次對粗制濫造劇情的怒罵,都早埋下了資本無視觀眾、蠶食底線的伏筆。
她曾半張臉承擔行業暴力,而真相與反思——需要整張行業的臉面去承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