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0 日,中汽協公布了一組振奮人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產業產銷量歷史上首次雙雙突破 1500 萬輛大關。
在面對美國第二輪貿易戰沖擊的嚴峻形勢下,取得如此佳績,著實令人欣喜。然而,這一傲人成績是否就意味著中國已從汽車大國成功躋身汽車強國之列了呢?
我們必須面對尊重現實,盡管如今銷量可觀,但中國汽車產業在利潤率方面,與外國車企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同一天,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席黃奇帆指出了一組令人警醒的數據:中國汽車制造業,這個在制造業中原本效益相對較高的領域,2025 年截至 6 月的產值利潤率僅為 5%。
2024 年,中國汽車總產量達 3000 萬輛,但其創造的利潤卻不及日本豐田汽車一家(當年豐田汽車銷量為 900 萬輛)。
汽車行業利潤下滑,與當下如火如荼的汽車價格戰緊密相關。價格戰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銷量增長,但倘若僅以價格作為競爭的唯一手段,將會帶來諸多隱患。
一方面,為了實現終端低價,部分車企可能會在一些不易察覺的細節處進行減配。這種減配行為一旦導致汽車性能出現缺陷,中國汽車在國際市場上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良好口碑將毀于一旦。
回想當年,中國摩托車在東南亞市場的遭遇,便是前車之鑒。
另一方面,車企及主機廠利潤的降低,會波及到上下游幾十萬家供應鏈企業,導致整個產業鏈利潤下滑。
企業為了維持運轉,不得不將利潤全部用于保運營,員工增收變得困難重重,消費提振也無從談起。
汽車行業作為產業鏈條長、拉動效應強的產業,堪稱中國制造的一張亮麗名片,絕不能長期停留在低價格、低利潤的發展階段。
為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改變汽車行業當前過度依賴價格戰的局面。
“內卷”,這個近年來頻繁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的詞匯,形象地描繪了當前汽車行業的競爭態勢。
今年以來,國家在多個重要會議中反復釋放出反內卷的強烈信號,這表明反內卷已上升為國家意志。或許有人會質疑,在當前世界汽車市場競爭白熱化、行業洗牌加速的大背景下,如果不打價格戰,中國車企又該如何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摒棄短期逐利思維,堅定不移地秉持長期主義,從單純的價格競爭轉向價值競爭。
為了更直觀地理解這一理念,我們以長城汽車為例,深入剖析其崛起之路。
1990 年,年僅 26 歲的魏建軍出任長城汽車總經理。當時,魏建軍敏銳地洞察到,對于一家車企而言,若想實現長遠發展,必須在技術研發上狠下功夫,堅持長期主義發展戰略。
自那時起,長城汽車在技術投入上始終不遺余力。即便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的陰霾籠罩下,長城汽車依然逆勢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加速推動國產品牌的技術突破。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9 年,長城汽車的研發投入迎來了豐收時刻,四款車型成功通過歐盟整車形式認證。
2010 年之后,憑借著扎實的技術創新成果,長城汽車迅速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一躍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汽車品牌。哈弗、魏牌皮卡等多款產品暢銷全球,深受消費者喜愛。
就在長城汽車發展勢頭一片大好之時,2020 年,魏建軍卻給正在慶祝 30 歲生日的長城汽車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禮物 —— 一篇名為《長城汽車如何挺過明年》的文章。
在行業一片繁榮的景象下,魏建軍為何要如此 “潑冷水” 呢?
他已敏銳地預見到,在新能源汽車浪潮的沖擊下,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入局,汽車市場必將迎來一場慘烈的競爭,整個行業將普遍面臨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到時候,長城汽車該何去何從呢?
一直堅守長期主義的魏建軍給出了明確答案:可持續盈利能力才是企業發展的王道。用他的話來說,“造車猶如長跑,關鍵不是盲目跟跑,而是要找到自己的節奏,如此才能行穩致遠。”
因此看似轟轟烈烈的新能源浪潮中,長城汽車似乎節奏稍慢,曝光度也不及一些新勢力車企,在價格戰中更是難覓其身影。但從盈利數據來看,長城汽車才是真正的贏家。
2024 年,長城汽車實現營業收入 2021.95 億元,同比增長 16.73%;實現凈利潤 126.92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80.73%。
這一年,長城汽車的營收、毛利潤、凈利潤、單車收入、新能源車型銷量以及海外銷量均創下歷史新高。
收入增長的背后,是長城汽車長期堅持技術優先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有力證明。
在眾多車企大打價格戰卻仍難以提升銷量的情況下,長城汽車是如何實現銷量與利潤雙增長的呢?
一方面,長城汽車充分發揮自身在智能越野、全球化等方面的獨特優勢。
在智能化領域,長城汽車打造的新一代 AI 數據智能體系和九州超算中心,使其擁有了業界先進的空間語言智能體大模型 ASL,深受用戶認可。
在越野市場,長城汽車憑借強越野超級混動架構 Hi4 - T,在強越野細分市場中獨占鰲頭,坦克系列 SUV 全球銷量已突破 70 萬輛。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長城汽車也是中國汽車品牌中較早出海的企業之一。目前,長城汽車已擁有超過 1500 萬全球用戶,海外銷售渠道超過 1400 家,海外累計銷量突破 200 萬輛。
另一方面,長城汽車在品質把控上始終堅持長期主義,堅守底線思維,致力于品質造車。
長期以來,長城汽車聚焦核心技術、產品力提升、品牌塑造以及服務體系建設,憑借十足的誠意打動了消費者。
長城汽車建成了多角度碰撞安全試驗室、綜合性試驗場、高海拔環境模擬試驗室、環境風洞試驗室,以及業內集 VR、HMI 實車仿真人因體驗為一體的交互體驗實驗室。這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將一輛安全可靠、性能卓越、服務周到的汽車交付到消費者手中。
從這個角度來看,魏建軍已不僅僅是長城汽車的領導者,更是汽車行業根基的守護者、用戶利益的捍衛者、立足全球的戰略前瞻者,同時也是反內卷國家意志的堅定踐行者和有力助推者。
一直以來,魏建軍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積極為國家汽車產業發展建言獻策,這是一位老汽車人深沉的家國情懷,即便被人誤解,也要竭盡全力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糾偏。
如今,反內卷成為國家意志,再次證明了魏建軍的前瞻性預判以及他發聲的價值。
當前,國家層面迫切需要一個成功擺脫內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案例,以此說服其他車企回歸到不單純比拼價格,而是注重價值創造的發展道路上來。而長城汽車,恰恰就是這樣一個極具說服力的案例。
或許正是基于此,7 月 20 日,《人民日報》在頭版刊發文章,詳細介紹長城汽車的高質量發展長期主義戰略布局,向整個汽車行業發出倡議與呼吁。
在當前中國汽車行業一片火熱的發展態勢下,或許整個行業都應靜下心來,認真聆聽魏建軍的聲音,深入思考長城汽車的發展模式,從中汲取經驗與啟示,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實現從大國到強國的跨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