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家福是重慶巴南區(qū)那片山里出來的,1927年出生在魚洞鎮(zhèn)仁厚鄉(xiāng)。家里五個孩子,他是老大,下面仨弟弟一個妹妹。那個年代,父母靠種地和撿山貨勉強糊口。他從小就幫著干活,扛鋤頭下田,背著竹簍上山,啥苦都吃過。
可誰想到,1943年他才16歲,就被國民黨兵抓去當壯丁了。那時候抗日戰(zhàn)打得正兇,國民黨到處拉人補兵源。他本來想躲山上混過去,結果還是被揪出來,扔進部隊里。
剛開始,他在李家沱那邊干運輸工作,離家不算太遠。部隊駐地就在附近,他偶爾還能溜回去看看父母和弟妹們。1944年底,日本兵打到貴州獨山,重慶這邊人心惶惶。
他隨部隊趕去增援,第一次真刀真槍上戰(zhàn)場。仗打得亂七八糟,傷員到處是,好在最后擋住了日本人。1945年日本投降,他以為日子能太平了,隨部隊從重慶朝天門上船去南京。臨走前回家跟父母說,很快就能回來。結果這一走,就成了永別。
內(nèi)戰(zhàn)一開打,他跟著國民黨部隊到處跑,浙江、貴州、云南、海南,轉戰(zhàn)了好幾年。1949年國民黨敗退,他也隨大流去了臺灣。從那以后,海峽兩邊斷了聯(lián)系,他成了典型的“外省人”,住在眷村里。
起初他總想著哪天能回去,報了金門部隊,就圖離大陸近點,能遠遠瞅一眼。可現(xiàn)實就是這么殘酷,政策不許,日子一天天熬過去。他改了個名字叫蕭運騫,意思是盼著運氣好點,能飛回去。可運氣沒來,他一直單著,到43歲才結婚,娶了個本地女子,生了三個閨女兩個兒子。
在臺灣的日子也不易。他當兵到56歲退役,最高就混到士官長。退下來后到處打工,鋼鐵廠干活到76歲,腿斷了才歇。老婆受不了窮日子,小閨女才9歲就跑了,卷走大部分錢,還留下一屁股房貸。他一個人拉扯五個孩子,脾氣越來越倔。
孩子們長大后才明白,老頭不是不思進取,是心全在重慶那邊。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他收到大陸親戚托人帶的信,才知道父母早沒了。父親1952年勞累過度吐血死了,母親1956年也走了,帶著四個孩子從南泉幺鋪子搬到界石鎮(zhèn),操勞成疾。
弟弟妹妹們?nèi)兆右部啵苁捈业?988年肺氣腫去世,三弟蕭家倫2001年糖尿病走了,四弟蕭家貴1989年肺癌沒了,才46歲。妹妹蕭家玉2008年80歲過世。五個兄妹,就剩他一個。
這些消息讓他直掉眼淚,可當時孩子小,房貸重,他沒法回去。孩子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2018年,他們決定幫老頭兒圓夢。在網(wǎng)上發(fā)尋親帖,找重慶巴縣魚厚鄉(xiāng)的親友。尋人欄目幫忙,記者一個個村子跑,終于聯(lián)系上表弟劉榮勇和侄子蕭邦華。
他們一家1956年搬成都了,其他親戚散在各地。蕭家福的子女們得知兄妹全沒了,太晚了,只能瞞著老頭不分事。10月18日,一家14口從臺灣飛重慶江北機場。蕭家福下飛機一看,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以為飛機繞圈子回了臺北,氣得沖子女發(fā)火,說他們騙人。
其實重慶變樣太大了,從他記憶里的土路小村,成了現(xiàn)代化城市。他離家72年,哪認得出來。子女解釋半天,他才信。接著去界石鎮(zhèn),親戚們聚齊,侄子侄女們來接。
蕭家福看到玉米地,認出那是老家舊址附近。父母墳在山坡上,他跪下去拜,兒子們扶著,怕他滑倒。墳前拜完,他又去祭四弟妹。全家拍了張合影,這是他唯一一次回鄉(xiāng)。幾天后返回臺灣,繼續(xù)過日子。
蕭家福的故事不是孤例,好多老兵都這樣,被時代裹挾,一輩子漂著。國民黨抓壯丁那會兒,農(nóng)村多少家庭碎了。他運氣算好,沒死戰(zhàn)場上,可思鄉(xiāng)的苦誰懂?在臺灣,他不融入本地,堅持說重慶話,給孩子起名按老家輩分。老婆跑了,他不怨,就咬牙扛。
孩子們后來工作穩(wěn)定,才有能力幫他尋親。可惜太遲,親人全走光,只剩墳塋。2018年那趟,表面是圓夢,其實是辛酸。重慶發(fā)展快,高樓林立,讓他一時接受不了,以為還在臺北。這不光是認不出地方,更是時代變遷的沖擊。
回鄉(xiāng)后,他沒多停留,就回了臺灣。2025年4月20日,他走了,98歲。臨終前,還夢到父母,說要回家。子女們守著床邊,聽他含糊念叨。葬在臺灣,沒帶回重慶。蕭家福一輩子,就為“回家”倆字耗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