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
湖南省自然資源廳
湖南省氣象局
聯合發布
全省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
根據地質災害成災規律和孕災條件,結合2025年7月22日短期氣象預報情況,省自然資源廳與省氣象局聯合會商得出如下結論:自7月22日20:00至23日20:00,受降雨影響, 湘西南、湘中的邵陽、常德、張家界、益陽、懷化等市州山地丘陵區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風險較高黃色預警。
如何識別地質害?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響,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或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地質現象。
發生前征兆
堵塞多年的泉水復活,或者出現泉水(水井)突然干枯、井(鉆孔)水位突變;土體出現上隆(凸起);裂縫中冒出熱氣(或冷風)。動物驚恐異常,植物變態。如豬、狗、牛驚恐不寧,不入睡,老鼠亂躥不進洞,樹木枯萎或歪斜等。
崩塌:
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巖體或者土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山體發生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或溝谷的地質現象。
發生前征兆
崩塌處的裂縫逐漸擴大,危巖體的前緣有掉塊、墜落現象,小崩小塌不斷發生;坡頂出現新的破裂形跡,嗅到異常氣味;不時偶聞巖石的撕裂摩擦破碎聲;出現熱、氡氣,地下水質、水量等異常。
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在山區或者其他溝谷深壑等地形險峻的地區,因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災害引發的山體滑坡并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
發生前征兆
河流突然斷流或水勢突然加大,并夾有較多柴草、樹枝;深谷內傳來似火車轟鳴或悶雷般的聲音;溝谷深處突然變得昏暗,并有輕微震動感等。
地面塌陷:
地表巖、土體在自然或人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種動力地質現象。
發生前征兆
井、泉水位的驟然升、降,水色突然渾濁和翻砂、冒氣;地面出現環狀裂縫并不斷擴展,產生局部的地鼓或下沉現象。
遇到險情、災情如何避讓?
1
提前做到三個熟知
一、熟知周圍滑坡、崩塌、泥石流情況。
二、熟知臨時避險點和撤離路線。
三、熟知撤離信號。
1
降雨天氣提高警惕
連續降雨或大暴雨極易引發地災,要提高警惕,做好兩項準備:
一、避災點備好應急食物、水及衣物。
二、保持通信工具暢通。
1
牢記一個要領
躲避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要向兩側逃跑。
1
做到一個確保
確保自身生命安全,切勿貪戀財物,按照預定路線撤離到安全地帶。
地質災害容易發生的重點區域:山坡上、邊坎腳、溝谷邊、懸崖下、水體邊,坡度較大的村寨區域、切坡建房區域、村組道路開挖和道路硬化坡面雨水形成匯集區,采礦活動區域、落石崩塌區域、工程建設和棄土區域、已發生過地質災害區域。
誘發地質災害的因素:持續降雨和大暴雨,暴雨暴曬晴雨交替,山高坡陡環境脆弱,坡腳亂挖、溝口亂建,開山平基等人類工程活動后未及時科學治理等。
地災發生有前兆:“溝水渾、墻開裂、坡腳動、樹木歪、動物驚。”
發現災害征兆:一個字“跑”!務必牢記滑坡來了兩邊跑,泥石流來高處跑,崩塌來時躲開跑。
? 推薦閱讀
來 源 : 湖南省自然資源廳 、湖南省氣象局、中國氣象
編輯 :陳曉林
一審:袁少波
二審:李征
三審:林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