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白襯衫,短頭發,李玲玉就這么出現在采訪間。
這是多年的工作習慣——她常常獨來獨往,要是多帶一個助手,自己反而會變成那個操心的人。
眼前的李玲玉,與新作《大媽的世界3:大媽闖職場》中的角色開始重合:時髦干練、思維活躍,以“大媽”的身份闖入職場,和年輕人一起率真地向怪現象說不。
這似乎隱隱解答了很多人曾經的好奇:讓幾代人念念難忘的“玉兔精”,用歌聲點亮了千家萬戶的“甜歌皇后”,會以怎樣的姿態跨入人生下半場?
李玲玉給新聞晨報的答案是,歲月的變化無人能逃,但愛學習、愛闖蕩的靈魂,可以永遠年輕。
被叫“大媽”又何妨?
短劇剛開始流行時,朋友給李玲玉遞了一個劇本。
封面一行大字格外清晰:《大媽的世界》。
說心中沒有波瀾是假的——86版《西游記》之后,眼波流轉的“天竺少女”成了李玲玉揮之不去的標簽,那份不食人間煙火的美貌,成了幾代人的共同記憶。怎么就突然成了廣場上站C位跳舞的“大媽”了?
把劇本繼續看下去,李玲玉好勝心和新鮮感戰勝了猶豫。
“我這個人就是有闖勁,一直想著要做點出其不意的事。”帶著這樣的念頭,李玲玉成了同輩人里的短劇先行者。2022年,她牽手粒粒橙傳媒拍攝了精品短劇《大媽的世界》,以活潑新穎的“大媽退休生活”斬獲了豆瓣8.1的高分。互聯網上,年輕人熱情贊美:“這就是我理想中的退休生活!”
7月,在騰訊視頻播出的新作《大媽的世界3:大媽闖職場》中,李玲玉又一次為她扮演的“大媽”王于田帶來新意——劇中,毫無“年齡焦慮”的王于田闖入年輕人的職場,和年輕人一起笑對各類挑戰。
這也是李玲玉對角色的理解:“最有趣的就是以大媽的年齡和閱歷,觀察社會上的新鮮事,聊聊年輕人當下的生活狀態。”因為性格太過相似,演到后來,導演常常感慨,“玉姐把自己演出來就行了”。
“以前人家叫我‘甜妹子’,喊我‘玉兔精’,現在有時也會碰到人喊我‘大媽’,也很親切。”對李玲玉來說,稱呼只是代號,讓觀眾認可角色,才是成功,“當然,我更喜歡大家叫我‘玉姐’”。
她形容《大媽的世界》系列帶來的新鮮感依然充沛。這回在上海拍攝,她久違地用上了上海話,生動活泛。而搭檔脫口秀演員史妍和門腔時,她也常常被這些“冷面笑匠”逗得樂不可支。最享受的,還有年輕團隊融洽的工作氣氛。主創們常常是一邊吃著盒飯一邊討論戲份和表演,演員敢提意見,導演也樂于嘗試,好些戲份都拍了許多遍慢慢打磨。“聽他們討論,有時候我還插不上話,但那種氛圍特別好,有想法都可以說出來,大家都愿意一起配合。”
戲里的“大媽”王于田為年輕人整治職場,戲外的李玲玉對年輕人常常是無奈又心疼。她輕輕感慨:“和這些年輕人比,我這一代人是過得很好的。”
跌跌撞撞的“甜歌歲月”
自認“過得很好”的李玲玉,也有過跌跌撞撞的青春歲月。
上海弄堂長大的她,從小就是男孩子性格——和男孩們一起爬樹、踢球,是家常便飯。而更浸潤她心性的,則是母親為人處事的大氣與用心生活的精致。全家人吃飯,桌上一定鋪紅白格的桌布,碗碟分門別類、整整齊齊;吃飯也講規矩,兩手不能離桌,不能張著嘴巴嚼,有時候她無意把手放下來,母親在對面就“啪”一筷子打過來。
家庭的精致細膩,卻抵不過彼時嚴苛的社會環境。明眼人都知道她條件突出,她卻總在各類文藝選拔中落榜。憋屈不解、無處發泄時,她只能跑去外灘邊上,一邊注視著江水滔滔,一邊在心里默念:上海是個大城市,我一定會變得更好。
轉機發生在1980年。高中畢業后,李玲玉扛住家庭的壓力,主動報考北京紅旗越劇團。盡管年齡不占優勢,專業基礎也是白紙一張,她現場發揮的一段《天上掉下個林妹妹》,驚艷到整個考場鴉雀無聲。考官們記住了這個外表出眾、嗓音條件優厚的女孩,她最終從五千多人中脫穎而出,踏上了北京的學藝之路。
在越劇團,李玲玉演小生,身段、表演也極為出挑。然而在傳統戲曲逐漸遇冷的大環境里,想要在舞臺上闖出名堂并不容易。幾年后,懷著一定要在北京干出成績的念頭,她又一次“跳”了出去——成功考取東方歌舞團,把幾年苦練的靈動眼神、形體表演都化為了歌舞表演的基礎。
李玲玉的形象,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改變的:學越劇時,她看上去像個清秀的小男孩;但在東方歌舞團,搭配著東南亞的舞蹈服飾,那雙會說話的大眼睛越發動人,她活潑甜美的形象也吸引了外界的關注。
后來的一切,格外順理成章。唱片公司找上門來,一字一句指導,教她怎么唱出甜美聲腔。從1987年起,李玲玉錄制了《甜甜甜》《甜歌皇后》等88張個人專輯,張張大賣。而正在選角的《西游記》劇組也一眼相中舞臺上頗具異域風情的李玲玉,還為“玉兔精”這個角色臨時加上了《天竺少女》的歌舞表演。
天真爛漫,卻又靈動嫵媚,李玲玉一夜爆紅。
但她很快就嘗到了不快樂的滋味:沒日沒夜地錄制甜歌,她卻并不喜歡那種甜膩的味道。“88張專輯,除了有些經常在廣場舞里放的,大部分歌曲我都記不住。因為那個時候,我是真的不喜歡甜歌,心里擰巴。”
更讓她覺得煎熬的,是巨大商業成功與院團傳統審美之間的反復拉扯。“現在回頭看,任何音樂能被大家喜歡就有可取之處;但那時候大家并不這么看,我經常被批評,也特別痛苦——我好面子,又怕影響團里的形象,那就干脆辭職。”
想要“做自己”的“甜歌皇后”,很快遭遇了挫折:1993年,李玲玉推出主打都市情歌的專輯《女人心緒》,略帶傷感的曲風卻讓很多歌迷感覺難以接受。專輯銷量遇冷、媒體評論平平,甚至有歌迷在簽售會現場痛哭出聲:“你的歌聲陪伴了我們那么久,為什么非要把甜妹子變成怨婦?”
李玲玉想不通:用歌聲證明我長大了,有錯嗎?
事業上的風波連著情感上的挫折,讓李玲玉鉆了牛角尖,抑郁了兩年。“我性格本來就擰巴,問題想不通,我就一直想。但回過頭看,或許是我太一意孤行,造成了太多不可挽回的局面……”
愛闖的靈魂永遠年輕
李玲玉不是沒有想過轉型,她腦子靈活,愛時尚,做什么都快人一步。1990年代,她率先在北京開了一家兼具西餐廳與酒吧功能的場所,取名“夏威夷酒吧”。從窗簾的選材到整體的裝潢,她親力親為,陳道明、葛優等圈內好友紛至沓來。然而餐廳名聲大噪,性情的她卻沒賺到錢,“我做事很少考慮回報。看到朋友們來吃喝高興了,我想買啥單呀,全部都簽單吧!”
后來,她遠赴日本,是另尋出路,也是給自己留出喘息的空間。
2000年代,李玲玉重回大眾視野。彼時行業早已經變了模樣,她卻說自己沒有畏懼,與時俱進就好。于是,她既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接納歌迷的聲音。歌迷喜歡甜歌,她就認認真真做了一張專輯《美人吟》。表演上有機會,她也大膽嘗試——從《孝莊秘史》的貴太妃,到《曹操》的丁夫人,李玲玉調侃自己是慢慢才開始開竅的,“像跟胡枚導演的合作,她對我有很大啟發,我開始知道怎么樣把自己的心放到角色里,找到共同點,演得很好看”。
生活上,李玲玉也保持著白羊座的奔放:跟朋友見面小酌,探訪自己喜歡的文玩,時不時說走就走,放空自己的思緒。她開玩笑說,比起《大媽的世界》的王于田,生活中的自己過得更酷、更張揚。她甚至早早就告訴兒子,人生在世,身體康健、三觀端正,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最重要,“我絕對不會給他任何壓力”。
事業的起伏當然也還有,無論成敗,李玲玉說自己心中都有預期:“任何事情,當你到頂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可能很快就往下走了。我把自己的支撐點把控得好,做事也更考慮前因后果,不像年輕時那么沖動了。”
現在,她會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的日常,主動發布歌唱的短視頻,也自信地地闖入直播間帶貨的新賽道。遇上有人在直播間語出惡言,她只是笑笑:“轉念一想,黑粉也是粉吧!”若有人追問“是不是缺錢才直播”,她也淡定解釋:“到了這個年齡,能通過直播讓人喜歡,還能帶來經濟效益,不是體現出我的價值了嗎?”
是的,那些被外界聲音左右的歲月已經過去了。
從短劇到直播,李玲玉更關心的是學習與聆聽。去年,她在家里追完了《繁花》,因為喜歡馬伊琍的表演,許多片段更是翻過來倒過去地琢磨。“我甚至在想,要是有部戲能讓我這樣演,該有多大的進步啊?”
至于歲月給自己的留下的痕跡,從小就被稱贊好看的她也想得開:“很多人問我怎么永遠不變,但我知道自己在變。人的歲數,照片里看最明顯。只是我對自己的要求,是我健康生活,不要斷崖式地變。我的觀念、意識、穿著、打扮,不能突然就斷崖地脫節成人家認不得的樣子,我不允許自己這樣。”
那么,爛漫半生過后,李玲玉會希望人們記住一個怎樣的她?
“一個性格直率的人,一個始終愛學習、陽光向上的人。”她認真回答,然后與我們揮手作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