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戰略反擊還是戰略交換,中美這輪動作,讓人捉摸不透。
最近這段時間,我國稀土對美出口量飆升這件事,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關注。據報道,6月中國對美國稀土出口量是5月的6倍以上,這也是我國對外實行稀土出口管制后,第一次出現稀土出口量激增的情況。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在中美達成貿易協定后,與稀土有關的產業迅速回暖,帶動了出口量的飆升。這件事情可能也讓很多國人產生了疑惑,稀土管制不是已經對美國工業產生影響了嗎?為什么又放開了呢?原因很復雜,但概括起來,大概有兩點。
第一點,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中美簽訂的貿易協議。
上個月,中美經貿磋商機制就兩國關稅和稀土出口等核心問題,達成了相關共識,作為貿易協議的一部分,我國恢復了對美國的稀土出口,但出于管制目的的許可證機制依然存在,這也就意味著,只要美國撕毀協議,我們可以在第一時間內通過吊銷許可證的方式,來切斷對美國的稀土出口。
所以說,我國開放稀土出口,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展現中方對于談判解決中美經貿問題的積極意愿,這一點不僅僅是給特朗普政府釋放信號,更是向國際社會展示了中國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外交方針。
但是,這件事可不只是為了面子,還有更深層次的博弈。
我國實行稀土出口管制后,一向奉行美國優先原則的特朗普,自然不可能坐視美國稀土被“卡脖子”,就在美國各界因為稀土管制導致的產能下降而叫苦連天的時候,特朗普開始在世界各地物色稀土礦場,同時,美國五角大樓向美國本土最大的稀土生產商投資數億美元,意圖建立美國本土的稀土供應鏈,打破中國的封鎖。
這也就意味著,我國掌握的先進稀土開采、冶煉和凈化技術,有了競爭者,雖然短時間內國外很難取得技術突破,但這并不代表著這些生產商不會動搖我國稀土產業的主導地位,如果美國政府真的下定決心投入巨量資金,用以扶持美國本土開發稀土技術,對我國確實不是一件好事。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也有必要給稀土管制開一條口子,讓依賴中國稀土供應鏈的各國企業有生存的空間,讓美國本土企業不會被迫集中投資稀土開發產業,以保持我國在稀土產業鏈中的主導地位。甚至進一步利用我國在技術上的優勢,控制全球稀土價格,讓各國在建立稀土產業鏈時面臨高昂的成本,最終不得不回到我國的供應鏈中,承認我國的主導地位。
說到底,不少國人都把稀土管制當作殺手锏,其實并不然,稀土管制只是我們的籌碼之一,中美的這輪貿易協議,本質上是各退一步。而吃了啞巴虧的美國肯定也不會善罷甘休,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就在稀土管制放松后不久,特朗普批準了英偉達向中國銷售H20芯片。這件事并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很多人都覺得是美國的退讓,但從芯片產業以及整個 AI產業的發展角度來講,卻是弊大于利。
H20芯片是英偉達公司專為我國市場設計的AI算力芯片,為了規避美國政府的封鎖制裁,H20芯片性能并不如美國本土的同代芯片,這對兩國的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來說并不公平。
所以說,雖然美國政府重新開放對中國出口這種芯片,但其目的并不單純,一方面是為了拖慢中國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速度,另一方面,是為了利用英偉達成熟產業鏈下的低成本芯片沖擊中國市場,從而打擊正在快速發展的中國芯片產業鏈。
毫不客氣地講,中美關系緩和確是真的,但中美競爭面更廣,也是真的,比拜登稍微務實一點的特朗普上臺后,中美博弈的戰場,已經從意識形態和外交領域,轉向真正的經濟、科技領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