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籃在大運會半決賽的這場驚天逆轉,再次印證了“逆境看韌性”的體育真諦。面對歐洲勁旅波蘭隊,姑娘們在第二節一度落后9分、第四節最后時刻仍平局的情況下,憑借加時賽田媛媛的7分爆發完成絕殺,這已是她們連續第二場在落后局面下實現翻盤。
比賽轉折點出現在第三節中段,當波蘭隊試圖用聯防限制中國隊內線時,李筍南果斷調整戰術,讓陳玉婕從三號位提到四號位,與劉禹彤組成“雙塔”陣容。這一變陣立即收到奇效,陳玉婕連續三次背身單打成功,帶動球隊打出11-0的攻擊波。數據顯示,中國隊本場內線得分占比高達58%,較小組賽階段提升12個百分點,這正是李筍南“以我為主”戰術思想的直接體現。
田媛媛的加時賽表演堪稱教學級。當波蘭隊用全場緊逼限制中國隊外線時,她先是通過無球跑動甩開防守,接球后連續兩次變向突破上籃得手;最后18秒的那記后撤步三分,更是將個人技術、心理素質與戰術理解完美融合。值得注意的是,這位身高1米75的后衛,本場三分球4投3中,其中兩記關鍵三分均出現在加時賽,其大心臟表現讓現場解說直呼“女版庫里”。
與田媛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波蘭隊核心中鋒科瓦爾斯卡的表現。這位WNBA新秀在常規時間最后階段連續兩次錯失關鍵罰球,加時賽更是在防守劉禹彤時領到第五次犯規離場。數據顯示,波蘭隊本場罰球命中率僅62%,關鍵時刻的失誤直接葬送了比賽勝利。
主教練李筍南的臨場指揮同樣值得稱道。當第四節波蘭隊祭出“一四聯防”時,他并未叫暫停布置戰術,而是通過手勢暗示球員增加無球掩護。這一細節展現出他對球員戰術理解力的信任——果然,唐子婷隨即利用底線反跑接球上籃得手,打破長達3分鐘的得分荒。賽后技術統計顯示,中國隊本場通過無球掩護創造的得分占比達到34%,較1/4決賽提升近20個百分點。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中國女籃高歌猛進的同時,女籃國家隊主教練宮魯鳴卻因帶隊主場不敵日本隊陷入輿論漩渦。兩支隊伍截然不同的表現,引發關于執教理念的深度討論:李筍南堅持“以老帶新”的陣容搭配,本場12人輪換中10人有得分進賬;而宮魯鳴的國家隊則更依賴核心球員,這種差異是否折射出中國女籃不同發展階段的戰略選擇?
展望決賽,中國隊將面對美國與匈牙利之間的勝者。從技戰術特點看,美國隊場均得分高達89分,其快節奏攻防將對中國隊體能提出嚴峻考驗;匈牙利隊則以38%的三分命中率位居四強之首,外線火力不容小覷。無論對手是誰,中國隊都需要延續本場“防守堅韌、關鍵球果斷”的比賽氣質。
你認為中國女籃決賽取勝的關鍵是什么?是延續李筍南的“團隊籃球”理念,還是應該增加田媛媛、陳玉婕等核心球員的球權?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