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某省官微的雄文《謹防脫口秀滑向性別對立的泥潭》,大家讀了伐?如果沒讀可以補個課。
此文開篇,作者就以貌似嚴謹?shù)膽B(tài)度,探討了今年的脫口秀表演。認為在一位脫口秀新人被稱為“行業(yè)的瑰寶”的同時(我猜可能是房主任或者小帕),也有網(wǎng)友擔憂脫口秀的內(nèi)容正在滑向性別對立的泥潭。
接著,今年沒有參加兩檔線上脫口秀節(jié)目的楊笠,被拉出來“鞭尸”。“他明明看起來那么普通,但是他卻可以那么自信”,這個流傳甚廣的梗,被作者指出是帶有明顯偏見的“群體性攻擊”。
雖然作者巧妙地借網(wǎng)友的話打埋伏,但從行文的傾向性來看,這就是他本人的主張。
因為文章接下來寫到:應當看到,脫口秀一旦陷入利用性別對立情緒博取流量的怪圈,帶來的只會是“多輸”。
之后作者整理出三點“多輸”:削弱喜劇的社會功能、擠壓理性的討論空間、傷害行業(yè)的長遠發(fā)展。
哇,這三頂大帽子,縱觀脫口秀界,不說女脫口秀演員了,男女都加上,也扛不起。因為任何一個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都需要從上到下的保護和指導,而不是從下到上的負責與追責。
脫口秀行業(yè)如果真有啥長遠發(fā)展被傷害到了,傷害它的肯定也不是女脫口秀演員講述自己的真實困境。
至于“他明明看起來那么普通,但是他卻可以那么自信”,這個梗之所以廣泛流傳,不是楊笠按頭搞性別對立,而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幾乎所有女性都有的困惑。
這是一個問句,沒有人給我們答案,女生只能手牽手地慢慢摸索。
楊笠像童話“皇帝的新裝“里的那個孩子,沒做什么出格的事兒,只是作為“嘴替”,說出了大家內(nèi)心的困惑,并且隨著風,飄向了更遠的地方。
總要有人說出問題,才能解決問題。你不能因為有人說出了問題,就去解決說出問題的人。
包括女脫口秀演員在內(nèi)的女性上桌、女性發(fā)聲,根本的目的從來不是對立,而是解決問題。
一個很好的效果是男性脫口秀觀眾以及被流行梗輻射到的年輕男性,真的有在成長。
如果你身邊有00后男生,可以觀察一下。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普遍對女性的想法更加包容和重視,對于普信、油膩的問題,他們比自己的父輩更加警覺。因為在他們父輩的成長過程中,沒有女性敢于站出來指出,你為什么那么普通,卻那么自信。
更沒人敢把他們的劣習寫成梗,以正規(guī)的渠道進行傳播,讓男人意識到這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傳統(tǒng)文化習俗中,女性對于男性的不滿,從未被當成社會問題,而是被當成家庭內(nèi)部矛盾,無論女性在何種場景下被傷害,最終都會被輕描淡寫地處理成女性自己的問題。
所以長久以來,女性一直被塑造為缺愛、感性、話多、敏感……惟有如此,當她們抱怨男性的時候,才更容易被主流社會化解——女人嘛,就是愛抱怨,刀子嘴豆腐心。
仔細回想一下,“刀子嘴豆腐心”這句話,是不是很少用來形容一個男性?其實很多我們曾經(jīng)習以為常的東西,當你真正開始了解男權社會運行的規(guī)則,了解女性的覺醒與成長,就會發(fā)現(xiàn)那不是理所當然,而是社會對女性的規(guī)訓。
這種規(guī)訓,女性是主要受害者,但傷害同時也發(fā)生在男性身上。
回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港片黃金時代流行于內(nèi)地的影視作品,你很容易發(fā)現(xiàn)里面對男人的塑造是多么油膩、普信,而對女性的塑造又是多么的扁平、刻板,除了長得好看、愛男人、被男人欺負,她們幾乎沒有其他價值。
正是因為男性掌控著發(fā)聲渠道,在這種教育下成長起來的男性,才會把油膩當率真、把對女性的傷害當本事。這種對立所產(chǎn)生的拉扯與傷害,不是因為女性發(fā)聲,而恰恰是因為女性沉默。
小帕講父親的那個段子,有一個情景特別觸動我。她說父親對于男孩的偏愛與包容已經(jīng)到了魔怔的地步。從小她被男孩欺負,找父親傾訴,父親都會這樣安慰她:哎呀,小男孩兒嘛。
這個沉重的話題,小帕給它裝了一個詼諧的收梢。她說:“爸,美國往廣島扔了顆原子彈。”爸:“哎呀,小男孩兒嘛”。
這個梗實在太妙。一方面,霸權與父權異曲同工,另一方面,不問青紅皂白的支持本身,也是一種霸權。
你能說這不是高級的脫口秀段子、不是喜劇的冒犯?你敢說這是吃男女對立的紅利,是將脫口秀拉入男女對立的泥潭?那我只能說你缺乏基本的生活觀察,并且故意裝作聽不懂。
“長大以后才發(fā)現(xiàn),整個社會都是我爹”,借小帕這句話,送給某些擔憂女選手毀了脫口秀的作者們。
當然這些作者也會狡辯,說我說的是男女對立的情緒,不是對某個女選手有意見。
不,我不接受這樣的狡辯,因為所有責怪女選手講太多月經(jīng)、相親、婚姻話題的人,言下之意無不指向于脫口秀本來是健康的,因為女性脫口秀演員講了太多與女性相關的話題,并且引發(fā)熱度,所以變得不健康了。
表面理中客,其實拉偏架,甚至在捂嘴。
文藝工作者最重要的創(chuàng)作靈感,一定是來源于自己的人生困境。女性選手當然要講自己的困境,而她們所描述的困境,讓那些只想解決人、而不想解決問題的人,覺得被冒犯。
他們不愿意直面女性的困境,其實是為了維護另外那一半人群的利益。
今年的“喜單2”跟“脫2”同時開播,女性脫口秀演員確實上桌吃飯了。
以前大家能叫出名字的只有思文、楊笠、鳥鳥、小鹿等幾位有限的女性脫口秀演員,如今思文退了,楊笠半退,鳥鳥做編導,小鹿也做評委了,原來我還有點擔心女藝人青黃不接,讓人驚喜的是,女性脫口秀新人像雨后春筍一樣冒了出來。
似乎再沒有哪個行業(yè)中,女性能這么快地出頭,并且不是靠身材美貌,而是靠經(jīng)歷與腦子。與影視明星一樣,脫口秀演員也被稱為藝人,是她們讓女性在演藝圈真正脫離了容貌焦慮。
女人既不靠容貌、也不靠子宮,甚至不需要男人與背景,就能在某個油很厚、肉很多的流行文化領域中,出人頭地,這種空前的沖擊力,對于固有的紅利群體,可能真的造成了一定的“冒犯”。
所以女性脫口秀演員剛端起飯碗,就有人擔心鍋被砸了。只能說他們之前,這鍋端得太容易了,沒有競爭、沒有危機,得心應手,心安理得。
客觀來講,女性脫口秀演員的段子的確參差不齊,如男性脫口秀演員一樣。有些女性困境,也的確講得略顯刻意、欠缺真誠,如同某些男性脫口秀演員講投資、買房、容貌焦慮一樣。
當一部分男演員走捷徑、鉆營、不真誠,沒人擔心行業(yè)踏入什么泥潭,少數(shù)女性的段子略顯刻意,就立刻有人跳出來扣帽子了。這個世界對女性的高標準、嚴要求,恰恰說明女脫口秀演員存在的必要,因為你不公平,所以我必須講。
總有一天,男女對立問題不再是紅利,女性脫口秀演員會將創(chuàng)作放置于更廣闊的世界。那說明大家都好起來了,女性不僅上桌吃飯,而且開始上臺講話了。
在好起來之前,女演員請大膽地講述女性困境,只要這種困境真實存在,想怎么講就怎么講。
在這個問題上,我會像網(wǎng)友說的那樣,不問青紅皂白地支持女性。因為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大家不問青紅皂白地支持男性的時候,從來沒人站出來說,這是男女對立。
哈羅哈羅,我是你們的云閨蜜艾小羊
暢銷書作家、資深媒體人
喜歡我的文章麻煩點擊公號名片關注我——
公號改版后經(jīng)常有讀者反饋收不到推文,為防止失聯(lián),讓大家每天看到好文章,麻煩按下面步驟操作,星標公眾號,以后就能快速找到小羊啦?
往期爆文推薦
點『贊』和『在看』讓我知道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