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一件普通案子你們辦理得這么細致,效果也好,真正讓司法為民、公平正義‘觸手可及’。”日前,聽證員王穩樂在陜西興平檢察院參加完一起交通肇事案件聽證會后對檢察官如是說。
一場意外牽動兩個家庭
這起案件發生于2024年6月22日四時二十分,趙某持B2駕照駕駛重型廂式貨車沿104省道由東向西行駛至興平市某鎮一加油站附近時,與在機動車道內由西向東徒步的行人楊某(74歲)發生碰撞,致楊某當場死亡。
2024年7月16日,興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下發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駕駛員趙某負事故主要責任,楊某負事故次要責任。案發后,保險公司依照法定標準已向楊某家屬理賠30余萬元,駕駛員趙某向楊某家屬補償1.5萬元,楊某的家屬對趙某表示諒解并出具諒解書。
案件背后兩個家庭的艱難處境
受理該案后,辦案檢察官認真細致審查案卷材料后認為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但事發時間是凌晨四時左右,特殊的時間段讓辦案檢察官產生疑慮。
帶著這個疑慮,辦案檢察官前往死者楊某所在的村委會及案發現場,還原了案發整個過程。從村委會劉書記處了解到死者楊某患有老年癡呆癥,楊某的妻子患腦梗癱瘓在床,兒子雙手手指殘疾,兒媳是聾啞人,還有兩個未成年的孫子,一場意外讓這個命運多舛的家雪上加霜。楊某在事發前一天上午九時左右離家,中午吃飯時也未回家,其兒子便開始尋找,直到天黑未果,村委會劉書記向檢察官提供了事發當晚十一時在村治安巡查微信群里發布尋找楊某的尋人啟事微信截圖,也充分證明楊某患老年癡呆癥的事實。隨后在聽取被害人家屬意見時,被害人楊某的弟弟及兒子均對肇事司機表示諒解。
肇事貨車駕駛員趙某,現年33歲,未婚,其父親十年前因病去世,母親體弱多病,趙某開貨車的收入是家庭唯一的經濟來源,事故發生時趙某無超速、酒駕和疲勞駕駛,本次事故系趙某駕駛貨車與對向半掛車會車時燈光短暫致盲所致。事故發生后,趙某及時設置警示標志,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并報警,事后也給予楊某一家相應的補償。這場意外同樣讓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陰霾籠罩。
從“案結事了”到“長遠幫扶”
綜合考慮整個案件事實,考慮到被害人楊某一家雖然拿到了相應的賠償和補償款,但生活依然困難,從根本上讓楊某一家擺脫困境成了眼下當務之急。
經審查,楊某一家不符合司法救助條件,辦案檢察官便將楊某一家的情況向市教育局和當地政府進行了反饋,啟動社會化救助程序。這一程序的啟動源于2023年興平檢察院與市婦聯、關工委、教育局、工商聯、紅會等 15家單位聯合簽署的《司法救助大數據信息共享和社會化救助銜接工作辦法》,旨在對困難家庭救助無縫銜接,形成社會化救助合力。
后經教育部門反饋,楊某的兩個正在上學的孫子已享受到相關救助政策,楊某所在村委會反饋已安排楊某的兒子參與村治安巡邏、打掃衛生等力所能及的工作,每月也有了固定收入。
在本案的聽證會上,參加聽證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聽證員一致同意檢察官對趙某相對不訴的意見。后該案經檢委會研究對肇事司機趙某作出相對不起訴的決定。在行刑反向銜接階段鑒于趙某家庭困難,且在力所能及范圍內已向被害人家屬給予一定補償,公安機關采納了興平檢察院提出的相對較輕的行政處罰意見,目前司機趙某已重新干起老本行,回歸正常生活軌道。
(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 秦峰|李勉 張海珊)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