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李清照的晚年,世人總愛形容“晚景凄涼”。
感覺這形容也太不走心了!
很多人是從她自己所作的《聲聲慢》找到的證據。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仿佛這首詞代表了她晚年生活的全部。
其實,這太片面了。
無可否認李清照前半生出奇地順利。她出生于有錢的書香門第,家中藏書豐厚,深居閨閣有書看,比很多富家小姐幸福。
雖然當時教育女子要三從四德,但李清照卻不走尋常路。她17歲作詩告誡宋朝統治者,“夏商有鑒當深戒,簡策汗青今具在”。
這個年齡,別人忙著相夫,她卻還操心著國家大事。姐的格局不一般。
感情方面,李清照也讓人羨慕。她的婚姻難得地與愛情劃上了等號,遇到了趙明誠。兩人是愛人,也是知己,都熱衷于金石收藏。
遺憾趙明誠在她46歲那年因病去世,兩人未有子嗣。
當時時局動蕩,感情失去依靠,經濟失去支柱,大家小家都在風雨飄搖中。
49歲病中,她遇到了二婚丈夫張汝舟。面對30歲的小鮮肉噓寒問暖,情緒價值提供得夠夠的,且對方也是一個聊得來的文化人,李動情了。
不過這段婚姻僅維系了三個多月。
張汝舟垂涎于李的金石收藏,后發現李的身家并未想象中豐厚,轉而翻臉無情,甚至家暴,兩人感情破裂。
為了離婚,李清照做出了驚人之舉,她收集到張汝舟科舉舞弊的證據,把他告官了。
在宋代,告發自己的丈夫后,女性就能達到離婚的目的。
但當時法律還規定,妻子告發丈夫即便勝訴也要面臨牢獄之災。
李清照寧肯坐牢也要離婚!
好在李家人脈廣,李清照在牢里待了9天就重獲自由了。此后她再無涉足婚姻。
敢于與小鮮肉再婚,敢于離婚,敢于坐牢,李清照的心理韌性遠比我們想象的強大。
世人總愛用“婚姻美滿”“兒孫繞膝”來定義幸福,用“孤苦伶仃”來評判不幸,可對李清照這樣的靈魂來說,精神的獨立與豐盈遠比世俗的“圓滿”更重要。
貧窮是世人評論李清照晚年凄慘的另一證據。
但其實李的生活水平還好。
她手上一直留有價值不菲的金石文物,經濟上不至于走到絕路。
她在《鷓鴣天》中寫到,“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還有酒喝,自然也還吃得起飯。感覺李的小日子比陶淵明滋潤多了。
在她60歲時寫的《永遇樂·落日熔金》中,還提到有錢人盛邀她出席聚會,姐一直都是混上流社會的人。
晚年的李清照,整理完成了與趙明誠合著的《金石錄》,還萌生教授一位小姑娘詩詞的念頭,她一個人的生活并不那么無聊。
想想,只有內心富足的人,才能活到大約71歲的高齡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