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昭安
在宋代(北宋)的科舉史上,有一屆大考顯得格外詭異而且悲催,這其中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令人咂舌。
那是在元豐八年(1085年),科考的大幕徐徐拉開,眾多學子懷揣著夢想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從天南海北、四面八方奔赴京城考場。這一屆科考備受矚目,考生們都希望能在這場考試中嶄露頭角,金榜題名,改變自己乃至家族的命運。
然而,誰也沒有料到,其間卻發生了許多詭異的事情。
是年二月十七日,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開寶寺寓禮部的貢院不知是什么原因,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時任權知開封府(權知開封府乃宋代官名,相當于現在的直轄市市長)的蔡京非常著急,立刻派人去救火。
蔡京為啥比誰都著急?一是因為這里是當年科考的閱卷場。從正月初九開始,這里就開始進行全封閉管理,考官們在這里閱卷,等到二月二十八日公布成績,所有的考卷以及考生檔案都存放在這里。二是蔡京的弟弟蔡卞是當屆的副主考,蔡京可不希望自己的弟弟葬身火海。
當天的火勢實在是太大了,大門很快就被燒成了一道屏障,救火的人根本進不去。情急之下,蔡京花重金招募了勇士翻墻而入,將其弟蔡卞從火海里硬搶了出來。
但是其他人就沒那么幸運了,結果,翟曼、陳之方、馬希孟三位考官被燒死,其余的吏員和負責安保的士兵燒死了四十人。與此同時,有超過三分之二的試卷被燒毀。很顯然,這次考試的成績很難公平公正公開地發布了。
作為皇帝,本應是這場科考的最高見證者與推動者?,F在出了這么大的事情,下面的人自然是要向他匯報的。不幸的是,當朝皇帝宋神宗龍體欠安。從當年的正月開始,他就陷入了重病的困擾之中,連續十七天無法見大臣。經御醫們精心醫治調理,好不容易緩和了三日,又因為走了太多步出了汗,再次躺下,臥床不起。
經過一番權衡,主管科考的官員還是決定向在病榻上的神宗皇帝請示,另擇日期在太學重新考一次。二月二十三日,宋神宗回復:同意??荚嚂r間就定在三月二十六日。
到了三月五日,考試還沒來得及舉行,病入膏肓的宋神宗就駕崩了,不到八歲的宋哲宗在其祖母高太后的輔佐下登上了皇位。
雖然皇帝的喪事要辦,但定下來的考試還是不能停,朝廷重新任命了新的考官,分別是嘉祐八年(1063年)的狀元許將、陸游的爺爺陸佃和德高望重的孫覺。
一切就緒后,三月二十六日,重新舉行的科考如期啟動,考生們被拉到太學用備用試卷再考了一次。這次考試倒是沒出什么大問題,只是因為宋神宗的駕崩,滿朝都在守孝期間,當年的殿試取消。
五月二十四日,在考生的翹首企盼中,榜單終于出來了,當年的狀元判給了無為軍(北宋時地名)無為縣的考生焦蹈。他在回答經史問題的時候,有十六個字深得考官陸佃的喜歡,被認為頗具揚雄之風:“論經不明,不如無經;論史不達,不如無史。”
焦蹈是幸運的,如果不是重新開考,狀元就不一定是他的了。有了狀元的身份,可謂前程似錦,飛黃騰達指日可待。遺憾的是,他沒有這個福分,享受不了狀元的榮耀,放榜六天后就暴病身亡了。
至此,當年科考期間考官死了,皇帝死了,狀元也死了,堪稱詭異、悲催至極。
不過,這屆科考進士中,還是出現了不少大員,比如大家熟悉的“蘇門四學士”(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之一的秦觀、“程門四先生”(謝佐良、游酢、呂大臨、楊時)之一的謝佐良,也都是當年的進士。
這屆科考期間,皇帝的駕崩、考官的離世、狀元的早殤,就像是被一只無形的手所操控。它成為了宋代科舉史上一段充滿神秘和哀傷的往事,讓后人在回顧時不禁感嘆世事的多變和命運的無常。
【作者簡介】曾昭安,湖南省洞口縣文旅廣體局退休干部,文學、文史愛好者,碼字筆耕近半個世紀,小有成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