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2025年貴州省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號召,充分發揮醫學專業優勢服務基層群眾,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醫學影像系特組建“青春影像鄉村健康服務實踐團”于2025年7月5日至11日奔赴貴州省都勻市勻東鎮王司社區、大坪村、壩固村開展了為期7天的知識宣傳、健康體檢以及人文關懷實踐。活動期間,團隊成員各顯其技,以專業知識服務鄉村振興,用實際行動詮釋醫者仁心,在黔南大地譜寫了一曲動人的青春之歌。
知識宣傳:科普醫學常識,筑牢健康防線
實踐團立足專業特色,創新宣傳方式,通過"理論講解+案例分享+互動答疑"的形式,為村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健康科普。在艾滋病防治宣傳中,隊員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生動案例,詳細講解傳播途徑、預防措施和檢測方法,幫助村民消除"恐艾"心理。針對農村群眾對放射診療的普遍擔憂,團隊成員發揮專業特長,現場演示防護措施,解釋現代設備的先進性,讓"談放射色變"的村民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圖為團隊成員發放宣傳手冊并進行知識講解。張希 供圖
健康體檢:精準篩查送上門,醫療服務零距離
B超檢查無創無輻射,可發現早期病變,助力疾病篩查與診斷。為此,實踐團與貴州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影像科展開合作,將專業醫療設備搬進村寨,為村民提供免費肝膽脾B超篩查服務。檢查過程中,醫務人員不僅詳細記錄檢查數據,建立個人健康檔案以便后續開展跟蹤服務,還針對異常結果提供專業診療建議。活動現場同步開展血壓、血糖檢測等基礎體檢項目,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全方位的健康服務。
為了解基層所需,實踐團負責人鄧好就“希望繼續展開哪類影像檢查?”對受檢村民進行隨機采訪。“七月是雨季,下雨之后道路就會變得濕滑,特別是那種小路,我們寨子里面老人又多,摔傷之后很容易骨折,我覺得可以為摔傷的老人進行骨頭檢查。”做完B超檢查的吳阿姨思考片刻之后說道。在后續的走訪中實踐團知群眾所盼,為后續更好解決基層所需打下了基礎,這體現了當代醫學的人文關懷。
圖為團隊成員輔助醫生檢查。周樹瑾 供圖
基層慰問:傳遞溫暖關懷,彰顯醫者仁心
在村委會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團隊師生帶著米、油、文具等物資為老黨員、孤寡老人、留守兒童送去入戶關懷。我校辦公室主任州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指導中心秘書長華明清老師特別關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通過談心交流、書信互動等方式幫助孩子們疏導情緒,并留下聯系方式以便長期幫扶。 看到孩子們從拘謹到綻放笑容的轉變,隊員們也收獲了滿滿的快樂。
圖為華清明老師與留守兒童交流。鄧好 供圖
圖為實踐團入戶慰問困難黨員。程思彤 供圖
指導老師方釗在總結時表示:“這次實踐讓同學們真正走進基層、了解民情,將醫者仁心播撒在鄉間地頭。特別是外省同學,親眼見證了國家對貴州山區的大力扶持,為他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國情教育課。”
圖為實踐團在壩固村委會合影。 張希 供圖
七月盛夏,熱忱繁花;人間至味,青春風華。此次義診入村是對黨中央衛生號召的響應,是科學知識的播種,更是當代醫學生的青春擔當。通過深入基層,同學們增長了見識,錘煉了本領,更加堅定了服務人民健康的理想信念。山高水闊,步履不停。當白大褂的身影消失在山路盡頭,留下的不僅是健康檔案,更是醫學生與基層人民心手相牽的溫暖印記。
來源: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張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