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部時間7月21日(周一),哈佛大學在聯邦法院出庭,就特朗普政府削減其26億美元聯邦科研經費一案展開激烈辯論。
特朗普政府將哈佛描述為“自由主義和反猶主義的溫床”,并對其發起了多重制裁,哈佛方面選擇抗爭到底。此次訴訟,是哈佛對特朗普政府的直接回應,也成為全美高等教育領域的關注點。
一、自由與控制之爭
綜合美聯社、法新社7月22日報道,周一的法庭上,哈佛的律師史蒂文·萊霍茨基(Steven Lehotsky)明確指出,此案的核心并非哈佛是否存在問題,而是美國是否越權干預了大學的內部事務。
他警告,資金凍結若持續,將導致科研項目停滯、學者生涯受挫,甚至實驗室被迫關閉。
代表特朗普政府的律師邁克爾·維爾奇克(Michael Velchik)則辯稱,美國有權根據優先事項調整科研資助。
他援引特朗普簽署的打擊反猶主義行政命令,指出哈佛在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襲擊以色列后,校園內出現了帶有反猶主義色彩的抗議活動,包括對猶太學生的言語攻擊。
“美國不是在反哈佛,而是在捍衛猶太學生和教職員工的權益。”他說道。
主審此案的聯邦法官艾莉森·伯勒斯(Allison Burroughs)在聽證過程中,多次質疑美國方面缺乏實質性證據。她指出,美國在沒有明確程序或文件支持的情況下,隨意取消科研資助的做法令人費解。
她說:“你們如何能做出這種‘臨時決定’?又如何證明這些研究真的涉及反猶?美國不能僅憑模糊指控就終止合同,這在憲法層面可能帶來嚴重后果。”
她還強調,美國未能提供任何具體證據,證明哈佛管理層在反猶主義問題上存在失職行為。“你們有沒有程序來判斷校方是否已采取足夠措施?如果沒有,那你們的依據又是什么?”
二、學術自由不容干預
哈佛大學校長艾倫·加伯(Alan Garber)此前已明確表態,學校已采取措施應對反猶主義,但絕不接受政府對私立大學教學內容、招生政策或研究方向的直接干預。
“任何政府都不應凌駕于大學之上,決定我們該教什么、該錄取誰、該聘請誰,或者該研究什么。”他在一份聲明中強調。
聽證會當天,數十名校友、教授和學生在法院外舉行集會,舉著“別碰哈佛”、“強大的美國需要強大的哈佛”、“我們的自由不容交易”等標語,表達對學校的堅定支持。
超過12000名校友簽署了一份法庭之友簡報,呼吁法院阻止美國的“政治干預”。
校友阿努里瑪·巴格瓦(Anurima Bhargava)在集會上表示:“我們挺身而出,是因為我們清楚,這場斗爭關乎的不僅是哈佛,更是整個高等教育自由與使命的未來。”
三位因資金凍結而被迫中斷研究的哈佛科學家也現身說法,他們的研究涵蓋癌癥、心血管疾病等重大健康議題。
流行病學與營養學教授沃爾特·威利特(Walter Willett)表示,資金中斷將直接威脅到長達數十年的健康追蹤研究。
“如果這些研究被迫終止,不僅意味著多年心血付諸東流,也將嚴重影響美國人民的健康前景。”他說。
庭審結束后,特朗普通過其社交平臺猛烈抨擊法官艾莉森,稱她為“徹底的災難”,并再次指責哈佛“反美、反猶、反基督教”。
他強調:“哈佛擁有520億美元的資金,卻是一個反美價值觀的象征。我們不會再允許這種不公平的情況繼續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