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外媒報道稱,歐盟主席馮德萊恩精心策劃“引廠換技”的妙計被曝光,這也讓馮德萊恩陷入輿論風波。她想借中國工廠“換血”歐洲核心技術。自以為手握談判籌碼,勝券在握,但沒料到北京直接下達一紙公文,讓馮德萊恩的美夢徹底破碎。8項關鍵電池技術被緊急封鎖,馮德萊恩算盤徹底落空。現在的馮德萊恩處境極為尷尬,因為這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貿易戰了,而是一場由中國主導的給全球技術“立規矩”之戰。外媒對此也是直呼前所未有!
馮德萊恩想的是用“技術換血”,她認為,只要生產線在歐洲的土地上,由歐洲的工程師和工人參與運營管理,那么就算再機密的技術,他們都有學習并且參透的機會。他們制定的計劃是先假意合作,然后獲得學習的機會,最后消化中方的技術,最后實現中方技術歐洲本土化。馮德萊恩表示,她所期望的是寧德時代的德國工廠,所有核心技術都被德國工程師參透。其實在馮德萊恩的認知里,她認為用“市場換技術”的老劇本依然能行得通。就在她認為計劃天衣無縫之時,中方的出手讓自己猝不及防。
而馮德萊恩計劃之所以會落空,是因為她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馮德萊恩所有的計劃都建立在一個已經過時了的假設上:中國依然是那個需要仰人鼻息、被動接受規則的一方。但其實中國早就不是接受規則的那一方,而是成了制定規則的那一方。就在馮德萊恩醞釀著如何用“是否出席峰會”這張外交牌,來為自己的計劃增加更多籌碼時,北京的一次重拳直接讓馮德萊恩幻想破滅。隨著中國商務部更新了《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馮德萊恩這才意識到自己失算了。這次動作雖然不大,但影響卻是顛覆性的。
其實這份目錄的意思很明確,工廠的廠房、設備這些“軀殼”可以出口,也可以去外面投資建廠。但涉及電池性能、能量密度、制造工藝這些核心技術,任何形式的合作和轉移,只要是沒有經過中國政府批準就擅自執行的,那這家企業基本就完了。這相當于給中國企業的核心技術對外交流時上了一道緊箍咒,讓歐洲人“引廠換技”的算盤徹底落空。中國政府給這些打小算盤的人和國家劃下了一道紅線,敢越過去就會面臨難以承受的懲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