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究竟幾點起床最有利于健康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認為早點起床更有利于健康,也有人認為,早上不能起太早,特別是年齡大了,早上應該起來的晚一點。
事實上,早上是一個特殊的時間段,世衛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范圍內清晨死亡的人數約占一天的60%。尤其是心梗、腦卒中、心源性猝死等問題,在清晨發病的概率會明顯增加。
為什么早上很特殊呢?
原因是早上的時候,人的交感神經一直處于興奮狀態,由于交感神經興奮,很容易導致血壓升高和心率增快,如果有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基礎疾病,那么罹患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就更高了。
問題來了,早上太早起床有利于健康嗎?
很多人早上四五點就從床上爬起來了,殊不知太早起床,對健康其實并沒有好處,四五點的時候,氣溫還是比較低的,這個時候起床,在寒冷的刺激下,血壓更易升高,心腦血管出現意外的風險更高。
人每天最佳的睡眠時間是7-8個小時,早上四點起床,就意味著你晚上8點左右就要上床休息了,如果是早上五點起床,那么晚上9點就要上床休息,太晚入睡對健康沒好處,可是太早入睡,對健康同樣不利。
那么,太晚起床就有利于健康嗎?
很多人上午9點甚至是10點才起床,殊不知睡太長時間,醒來的時候很容易感到肌肉酸痛和全身疲倦感,睡太長時間,錯過了最佳吃早餐的時間,還會對胃造成嚴重的損傷。
醫生提醒,早上最佳起床的時間是7點左右,原因是人體通過感知光線調節褪黑素分泌,影響睡眠-覺醒周期。太陽升起后,自然光抑制褪黑素,促進皮質醇分泌,使人清醒,而7點恰恰是太陽已經出來的時間。
醫生建議:過了70歲,起床要盡量做到這4點。
第一,過了70歲,起床要盡量慢一點
70歲到了,起床速度盡量慢一點,要牢記欲速則不達,起床速度如果過快,很容易引起血壓的劇烈波動,這容易帶來危險。
老年人起床,應該先在床上坐一會,有高血壓的人群,應該在起床之前就把降壓藥吃了,等到身體適應了蘇醒的狀態才下床。
第二,過了70歲,起床后要及時補水
經過漫長的一夜都沒有喝水了,起床以后要及時補充水分,因為沒有及時補水,血液會變得比較黏稠,大便也會變得比較干結,只有及時補水,才能促進尿液的排泄,促進大便的排泄,改善你的血液循環,更有助于讓你遠離心腦血管意外。
第三,過了70歲,起床后要及時吃早餐
早餐,一日三餐的第一餐,吃不吃早餐,對健康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不吃早餐,那么胃黏膜會直接暴露在高胃酸下面,時間長了,容易罹患消化性潰瘍,不吃早餐,還會對膽囊造成影響,容易導致膽囊結石,不吃早餐,血液會更加黏稠,更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第四,過了70歲,起床后不宜馬上鍛煉
雖然生命在于運動,但是要告訴大家的是,起床后其實不宜馬上鍛煉,早上是心腦血管容易發生的時間段,馬上就去鍛煉,特別是做劇烈運動,很容易引起血壓的波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