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宿四,這顆夜空中最亮的紅超巨星,終于被發現不再孤單!
天文學家利用位于夏威夷的北雙子座望遠鏡( Gemini North telescope ),首次直接拍攝到一顆緊貼著它的小伴星,這顆恒星暫時被命名為Siwarha(阿拉伯語意為「她的手鐲」)。這項觀測成果或許不僅解開了困擾人類數千年的「參宿四亮度之謎」,也為其他變光紅超巨星的研究帶來了全新線索。
這顆新發現的恒星是一顆小而微弱的伴星,繞行參宿四的距離極近。雖然探測極為困難,但它的存在與過去的理論預測吻合。然而,另一方面,伴星的發型,也讓人們驚訝于它們大相徑庭的演化步調:參宿四已走向生命盡頭,而 Siwarha 竟然還未踏上主序星階段,核心尚未真正開始核聚變反應。雖然它們同時誕生,但由于質量差異,進程可說是各走極端。恒星伴侶的多樣性,讓人嘆為觀止。
天文學家利用北雙子座望遠鏡(Gemini North) 上的「Alopeke」儀器,首次直接拍攝到一顆以極緊密軌道繞行參宿四的伴星 | Credit: International Gemini Observatory/NOIRLab/NSF/AURA Image Processing: M. Zamani (NSF NOIRLab)
位于獵戶座肩膀位置的參宿四(Betelgeuse, α Ori)是夜空中最亮的恒星之一,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紅超巨星,約 548 光年遠,半徑約為太陽的 700 倍,質量高達太陽的 19 倍。盡管它的年齡僅有一千萬年(在天文學尺度上相當短暫),卻已邁入生命晚期,預計在未來 10 萬年內將以壯觀的超新星爆炸結束生命。自古以來,參宿四都是肉眼可見的亮星,而它隨時間變化的亮度更早已引人注目。天文學家已知它主要的光變周期約為 400 天,另有一個較長的次要周期約為 6 年。
2019 到 2020 年間,參宿四亮度曾急劇下降,這一事件被稱為“大衰減”(Great Dimming)。當時不少人懷疑這是超新星爆炸的前兆,但后來證實是因為參宿四拋射出一團巨大的塵埃云,遮擋了部分光線。雖然“大衰減”的謎題已解開,但對參宿四的研究仍在持續。一些模型早已懷疑它的 6 年光變周期來自一顆伴星,然而哈勃空間望遠鏡與錢德拉 X 射線天文臺一直未能找到證據。
參宿四的位置 | Credit: International Gemini Observatory/NOIRLab/NSF/AURA
Image Processing: M. Zamani (NSF NOIRLab)
如今,天文學家利用口徑 8.1 米的北雙子座望遠鏡卓越的集光能力,終于首次直接探測到這顆微弱伴星。研究團隊發現伴星在可見光波段比參宿四暗六個星等,即大約暗 100 倍。其質量約為太陽的 1.5 倍,推測是一顆 A 型或 B 型的主序前恒星,意思是一顆尚未在核心開始氫核聚變的高溫藍白色年輕恒星。據推測,參宿四與 Siwarha 可能是同時誕生的,但由于參宿四獲得了巨大的物質,得到較快的發展,而伴星卻因為“營養不良”而發育遲緩。并且,在潮汐力的驅使下,伴星最終將被吞噬,科學家推測該事件可能在不太遙遠的一萬年內就會發生。當然,假如參宿四更快演化成超新星,甚至不排除 Siwarha 在參宿四爆炸時被無情摧毀。
據測算,這顆伴星距離參宿四極近,僅約 4 個天文單位,它位于參宿四外層延展的大氣之內。換句話說,換句話說,你可以認為伴星在參宿四的外套里!難怪很難被發現。這是首次在紅超巨星周圍發現如此靠近的伴星。過去的研究甚至認為,這顆伴星幾乎不可能被直接成像。這次探測幾乎已達到北雙子座望遠鏡高分辨成像的極限,但結果卻非常成功,也為未來類似觀測開啟了新的可能性。
【參考資料】
[1] https://tam.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EF86D8AF23B9A85B&sms=F32C4FF0AC5C2801&s=B3F22A05D32A7831
[2] https://noirlab.edu/public/news/noirlab252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