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太空網》報道,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僅35光年的L 98-59紅矮星系統中發現第五顆行星L 98-59 f,這顆超級地球恰好位于恒星宜居帶內,可能存在液態水和生命所需的大氣條件。發表在《地球與行星天體物理學》雜志的研究顯示,該行星質量約為地球2.8倍,公轉周期23地球日,接收的恒星能量與地球相當,是目前已知距離最近的潛在宜居行星之一。
行星系統的多樣性奇觀
L 98-59系統堪稱行星多樣性的典范:最內側的L 98-59 b僅地球84%大小,質量約為地球一半,是已測量的最小系外行星之一;第三顆行星密度異常低,可能是一個富含水的"海洋世界";而新發現的L 98-59 f則位于宜居帶內,處于"既不太熱也不太冷"的黃金區域。"在如此緊湊的系統中發現溫帶行星令人興奮,"蒙特利爾大學博士后研究員、研究負責人查爾斯·卡迪厄表示,"這凸顯了系外行星系統的驚人多樣性,為研究低質量恒星周圍的潛在宜居世界提供了絕佳目標。"
多望遠鏡聯合探測
這一發現得益于歐洲南方天文臺HARPS和ESPRESSO光譜儀的高精度徑向速度測量,結合NASA的TESS衛星和韋伯望遠鏡數據。由于L 98-59 f不發生凌日現象(從地球視角看不到行星從恒星前方經過),天文學家通過追蹤恒星受行星引力影響的微小晃動(僅每秒幾米的速度變化)發現了它的存在。"我們開發了新的數據處理技術,能過濾掉恒星自身活動產生的噪音,"卡迪厄解釋道,"這使我們能檢測到相當于人步行速度的恒星微小運動。"
宜居潛力與未來觀測
盡管尚未確認L 98-59 f存在大氣,但它的發現為尋找地外生命開辟了新途徑。紅矮星雖然比太陽小且溫度低,但頻繁的耀斑活動可能對行星大氣造成威脅。不過L 98-59 f的軌道接近圓形,減少了潮汐加熱帶來的極端氣候風險。韋伯望遠鏡未來將對該系統進行詳細觀測,重點分析行星大氣中的水 vapor、二氧化碳等分子,尋找可能的生物標志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