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剛走,暴雨又來了。
南方多地已經泡在水里半個月。 湛江農民老李的稻田全被沖毀了。
北方卻旱得冒煙。 甘肅農民老王天天凌晨三點排隊等水。
地里玉米葉子都卷成筒了。 氣象衛星拍到的畫面觸目驚心。
華南地區云層厚得像棉被。 西北地區地表溫度突破50℃。 專家說這是典型的"南澇北旱"。
副熱帶高壓卡在長江流域不動彈。 水汽過不去,冷空氣下不來。 海南嘗試用海綿城市存雨水。
甘肅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 這些辦法能頂多大用? 東北農民發現個怪現象。
明明預報有雨,結果只飄幾滴。 氣象局解釋是分散性降雨。 云南村民自發組建觀云隊。
靠著祖輩傳下的看天經驗。
比衛星預報還準兩小時。 數據顯示今年極端天氣多三成。 小麥主產區減產已成定局。
糧價會不會漲? 存水的水窖修了二十多個。 可根本接不到多少雨水。
老農蹲在地頭直嘆氣。 南方暴雨帶還要持續五天。
北方干旱暫時看不到頭。
這種天氣到底咋種地?
有經驗的都在搶種短季菜。 可種子化肥價格漲得嚇人。
今年收成怕是懸了。 氣象站新裝了土壤監測儀。 能提前三天預警旱情。
可惜覆蓋的村莊太少。 評論區吵翻了天。
有人說該學以色列滴灌技術。 有人罵氣象預報不準。
其實老祖宗早就說過。 "大旱不過五月十三"。
可今年這雨到底在哪?
政府啟動抗旱三級響應。 但遠水解不了近渴。 農民只能自己想辦法。
廣西試驗人工增雨三次。 結果只下了場毛毛雨。 這技術到底靠不靠譜?
最苦的是中原地區的農戶。
剛澆完地就碰上暴雨。 化肥全被沖走了。 專家建議調整種植結構。
可改種什么誰心里都沒底。 明年天氣會更糟嗎? 看著地里蔫巴巴的秧苗。
老把式們直搖頭。 這天,真是越來越看不懂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