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尹錫悅屢次缺席庭審,但他依然無法離開監獄,妻子金建希也很可能步他后塵。面對這個情況,無論是拜登還是特朗普政府,都無動于衷,即便美媒曾勸說他們介入,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尹錫悅的瘋狂玩火觸碰美國核心利益
尹錫悅在任時干的那些事,簡直把美國的臉都丟盡了。去年12月他突然宣布全國戒嚴,聲稱要肅清“反國家勢力”,結果不到6小時就被國會逼得解除命令,成了國際笑話。更要命的是,韓國特檢組后來查出他曾秘密下令軍用無人機滲透到朝鮮首都平壤上空,意圖挑動半島沖突。
這種把整個東北亞拖入戰爭邊緣的瘋狂舉動,徹底激怒了美國——要知道,朝鮮半島一旦爆發戰爭,駐韓美軍基地必然首當其沖,美國在東亞的戰略布局也會被徹底打亂。 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坎貝爾當時就公開批評尹錫悅“嚴重誤判”,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也罕見地用“非常非法”來定性他的戒嚴令。
尹錫悅宣布戒嚴前根本沒跟美國通氣,連駐韓美軍都被蒙在鼓里,直接導致原定的韓美核咨商小組會議無限期推遲。這種擅自行動的做法,讓美國徹底對他失去信任。尹總統一直說要重視韓美同盟,但此次戒嚴令后,與拜登政府的關系已經無法挽回。
更讓美國頭疼的是尹錫悅的“核武化”言論。他公開主張韓國應該擁有自主核武裝,甚至放言要發展核武器對抗朝鮮,結果直接導致美國能源部把韓國列入“敏感國家”名單,切斷了兩國在核能、半導體等關鍵領域的合作。要知道,韓國半導體產業70%的技術依賴美國設備,這一制裁直接讓三星、現代等企業陷入癱瘓。
美韓同盟的信任裂痕早已無法修補
表面上看尹錫悅是“親美總統”,但他的所作所為其實嚴重損害了美國利益。他推動的“陣營外交”讓韓國徹底淪為美國“印太戰略”的棋子,卻沒換來任何實際好處。比如在美韓《華盛頓宣言》中,美國雖然承諾提供“核保護傘”,但明確表示核武器使用決策權完全由美國掌控,韓國連參與磋商的資格都沒有。
尹錫悅為了討好美國,在歷史問題上對日本大幅讓步,結果引發韓國民眾大規模抗議,被在野黨痛斥為“屈辱賣國”。 經濟上尹錫悅更是被美國當成提款機。美國《通脹削減法案》把韓國電動車排除在補貼名單之外,《芯片與科學法》強迫三星、SK海力士提交核心技術數據,尹錫悅卻連一句硬話都不敢說。
最致命的是尹錫悅的對華政策。他緊跟美國搞“價值觀外交”,在臺灣問題上大放厥詞,導致中韓關系陷入建交以來最低點。但他沒想到的是,中國是韓國最大貿易伙伴,2024年中韓貿易額占韓國外貿總額的28%,這種自斷財路的做法讓韓國經濟雪上加霜。美國智庫CSIS當時警告:“尹錫悅正在把韓國推向地緣政治的懸崖。”
韓國政治清算的鐵律容不得美國插手
韓國總統下臺后被清算,幾乎成了這個國家的“政治傳統”,但尹錫悅的情況格外特殊——他是韓國憲政史上第一個在任期間就被逮捕的總統,而且被控的“內亂叛國罪”最高可判死刑。這種嚴重性讓美國根本不敢輕舉妄動。要知道,韓國現任總統李在明是尹錫悅的死對頭,他上臺后第一件事就是推動成立“內亂特檢組”,專門調查尹錫悅的罪行,甚至把他的照片從總統紀念館撤下,徹底否定其執政合法性。
美國不是不想保尹錫悅,而是保不住。去年12月美媒曾呼吁拜登政府介入,結果遭到韓國朝野一致反對。共同民主黨發言人當時就表態:“這是韓國的內政,任何外部勢力干涉都將遭到人民的抵抗。”就連尹錫悅所在的執政黨國民力量黨,都在關鍵時刻與他劃清界限——戒嚴令事件后,18名執政黨議員公開倒戈,投票支持解除戒嚴。
這種眾叛親離的局面,讓美國明白保尹錫悅只會損害自己在韓國的影響力。 更深層的原因在于,美國需要維護與韓國現政府的關系。李在明上臺后,雖然延續了親美政策,但更強調“戰略自主”,這符合美國在東亞的戰略需求。
相比之下,尹錫悅這種隨時可能引爆危機的“定時炸彈”,美國早就想甩掉了。韓國《韓民族日報》評論:“尹錫悅的倒掉,其實是美國在為更穩定的韓美關系讓路。” 如今尹錫悅夫婦身陷囹圄,金建希的博士學位被撤銷,8月6日還要接受特檢組調查。
這場政治風暴背后,既有尹錫悅個人的瘋狂玩火,也有美韓關系的深層矛盾,更折射出韓國政治生態的殘酷現實。尹錫悅或許到現在才明白,當他把國家命運綁在別人戰車上時,就已經注定了今天的結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