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段時間那支穿著紅顏色的衣服、舉著旗子,還攔消防車的暴走團,他們的聊天記錄好像被發出來了,讓人更意外的是,他們半點不覺得自己不對,還把說他們的人叫 “猴”。
就在網上罵聲最厲害的時候,有網友發了段視頻,一個穿白衣服的大哥當面罵了他們一頓,這百來人的隊伍居然一下子就散了,更讓人火大的是有人說這暴走團背后其實是門不小的生意,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們沒錯,是世界瘋了
想弄明白這暴走團為啥敢在應急車面前這么 “有理”,得先搞清楚他們的 “理” 從哪兒來,別以為就是老人仗著年紀胡來,其實他們內部早有一套能自圓其說的邏輯。
第一個說法聽上去有點“正義”:他們說幾百號人走路,不能被車插隊打亂隊形,不然萬一發生碰撞,老年人摔倒了誰負責?
聽著像是為大家安全著想,可實際上,他們是把自己隊伍的安全,看得比所有人的公共安全都重,壓根沒顧全大局。
第二他們還強調自己走的路不是城市主干道,而是景區里的“非機動車道”,這話說得很巧,等于是在暗示:這不是公眾交通路段,只是“場地使用問題”,你應急車闖進來才是“不守規矩”的。
但最有爭議的,是他們認定應急車“只是備勤”,沒有拉警報、也沒拉病人,所以“不是特別緊急”。
他們意思就是:你不是真的急,我們就有資格不讓你過,這已經不是簡單“讓不讓路”的問題了,而是他們覺得規則能不能執行,要由自己來判斷。
這些說法在他們內部并不是孤立聲音,而是成了共識,幾百人的微信群里,大家互相安慰,說自己被冤枉,說外界是在“抹黑”“網暴”。
有些人甚至覺得這次事件是“好事”,能過濾掉不忠不順的人,隊伍更加團結了,為什么他們這么容易抱團?
因為這支所謂“健身隊”,其實早就不只是晨練那么簡單,據網上爆料這個團體商業化程度很高:入隊要繳會費,買統一裝備,行走時還有廣告旗跟在隊伍前頭。
說白了他們更像是一支“移動廣告隊”,走得整齊、有氣勢,才能展示組織者的“面子”和背后的利益,在這樣的背景下,任何車要穿過隊伍,不管是不是應急車,在他們眼里都是破壞秩序、砸場子。
所以別再用“他們年紀大了”來替他們開脫了,這更像是一場自我邏輯閉環下的集體狂熱,商業利益和認同感捆在了一起,才讓他們敢硬剛社會共識。
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管理方式
這個暴走團為什么會越來越“硬氣”?
說白了是被長期的“溫柔對待”慣出來的,當地景區管理方其實早就知道這個隊伍“有點問題”,甚至直言他們是“老頑疾”。
十年里不是沒人管,而是一直都在“勸導”,不強制、不處罰,說白了就是“我們不支持你這么做,但我們也不打算真管你”,這就是問題的根子。
這種“你別太過分,我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軟管理,成了暴走團底氣的來源,他們甚至覺得:你不是說不讓走,是不太建議我們走,那我們就繼續走,反正你也奈何不了。
事情鬧大后,派出所態度不硬,警方表示這是 “素質問題”,不是法律問題,這話啥意思?
就是覺得你們行為不妥,但沒有違法,這種定性直接讓一個可能違反交通法的行為,變成了“講講道理”的道德問題,后續的處理也只是“找負責人談話,做做思想教育”。
但對一個有隊服、有廣告、有會費的半商業化組織來說,“思想教育”根本沒威懾力,他們早就習慣了只要人多、氣勢足,就能壓住一切。
你說我不文明,我說你不懂我們“老年人的堅持”,你說我們占路,我說這是非機動車道,你說有車急,我說你那不是特別急,規則在他們嘴里已經成了可以商量的事情。
更諷刺的是,這次應急車最后真的是被迫倒車讓路了,這無形中等于“驗證”了暴走團的判斷,你看,真急你也只能讓我們,這說明我們做法沒問題。
所以,這件事的背后不是單純的老人不讓路,而是系統性管理失效,十年的“說教式管理”,再加上事后的“素養定性”,讓他們誤以為規則是軟的,只要我夠堅持、你夠怕麻煩,就能逼規則后退一步。
白衣大哥激情開噴
其實讓暴走團沒了動靜的,不是批評教育,也不是勸了沒用,反倒是一個普通人忍不住爆發了,這才起了作用。
這事的轉折點,就是那個突然現身的“白衣大哥”,他沒講什么道理,也沒“和氣商量”,而是直接走過去怒吼開罵,一句“社會的敗類”像刀子一樣,戳穿了暴走團自我構建的那層“我們沒錯”的幻覺。
你說這位大哥的方式是不是最優解?當然不是,但他代表了一種社會情緒的爆發,當規則被反復無視、當管理一再示弱,普通人壓抑的憤怒終究會找個出口。
這次的“出口”選在了他身上,他不是管理者,不會和你講程序,但他的憤怒真實而無法預測,暴走團可以應付景區的勸導,能扛住批評教育,卻扛不住一個怒火中燒、不按劇本來的普通人。
更關鍵的是,事情發生后景區突然多了民警定點巡邏,這才是暴走團真正退場的原因,他們不是被“罵怕了”,而是知道:這回真沒人給他們兜底了,再攔車、再聚眾,可能真要吃“法律”這碗鐵飯了。
如果說“白衣大哥”的爆發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么真正讓駱駝倒下的,是那個遲到但終于到來的硬執法,官方也終于從“軟處理”轉向了剛性執法,給出了“這事不能再拖”的態度。
這事也告訴我們,維持規則不是靠輿論熱度,更不能靠老百姓的憤怒來“幫忙主持正義”,規則要立得住,前提是執行得下去,該罰就罰,該清就清,不搞模糊地帶、不玩文字游戲,才是對公共秩序最大的保護。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