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L.Y
前言
2018年12月,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逮捕,指控其在美國伊朗制裁問題上涉嫌欺詐。
這一事件不禁使孟晚舟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更讓匯豐銀行被卷入其中,成為了背后不為人知的“推手”。匯豐銀行為何會選擇出賣自己曾經的重要合作伙伴華為?
而更深層次的問題是,匯豐銀行背后強大的股東力量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匯豐銀行與華為的商業關系
華為與匯豐銀行的關系并非一開始就充滿敵意。事實上,二者的合作關系可以追溯到數年前。
早在2013年,孟晚舟曾親自與匯豐銀行的一名中級官員在香港進行了會談,討論了華為在國際市場上的業務拓展。
那時的會面并非正式的商務談判,雙方沒有留下任何書面文件,也沒有做出任何重要的商業承諾。然而,這次無心的會面卻為后來的事件埋下了伏筆。
針對孟晚舟的陷阱
時間拉回到2013年,香港的一家餐廳。華為的孟晚舟與匯豐銀行的高管進行了一次會面。
那是一場非正式的溝通,氣氛輕松,雙方就華為在伊朗的業務與合規問題做了介紹和澄清,核心道具就是一份PPT。整個過程沒有簽署任何文件,也沒有留下任何具備法律效力的書面承諾。
在當時看來,這不過是無數次商業交流中再普通不過的一次。
然而,幾年之后,這份本應屬于商業機密范疇的演示文稿,被匯豐銀行悄悄轉交給了美國司法部。他的身份,從一份普通的商業文件,搖身一變,成了指控孟晚舟“銀行欺詐”的核心物證。
當年,美國司法部在對匯豐銀行的調查中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這家聲名顯赫的國際銀行竟然為墨西哥毒品集團提供洗錢服務,涉案金額高達8億美元。
這一重大違法行為立即引發美國執法部門的嚴厲打擊,隨后以洗錢和資助國際恐怖主義的罪名對匯豐銀行展開全面調查。
面對美國的強大壓力,匯豐銀行為了自保,做出了一個極具爭議的決定:
當時中美之間沖突越發激烈,美國對于眾多中國企業不斷打壓,而華為這個匯豐銀行多年的合作伙伴,更是美國的眼中釘手中刺。
但如今為了討好美國,爭取寬宏大量的處理,匯豐銀行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將華為賣出個“好價格”...
在美國政府的施壓下,匯豐為自保而出賣了華為,將孟晚舟作為獻給美國司法部的"投名狀"。
一個被逼到墻角的金融巨頭,竟然選擇犧牲長期合作伙伴來換取自己的安全,這種行為不僅在商業上不智,在道德上更是令人不齒。面對如此險惡的局面,孟晚舟展現出超乎尋常的堅韌。
被捕后,她不得不佩戴電子腳鐐,行動受限,但每次出庭,她總是衣著得體,從容不迫,微笑面對。
與此同時,華為公司全力支持她的法律抗爭,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請,要求匯豐公開相關文件。中國政府也在外交場合為孟晚舟仗義執言,多次向加拿大和美國施壓。
最終,在2021年9月,美國司法部與孟晚舟達成暫緩起訴協議,她終于得以回國。孟晚舟平安歸國后,匯豐很快就嘗到了背叛的苦果,一系列報應接踵而至。
當“金融”露出獠牙
孟晚舟事件,讓全世界看清了一個事實:所謂的法律和金融,早已不再是中立的工具,而是美國用來維護霸權、打擊對手的武器。
對孟晚舟的指控,表面上是“欺詐匯豐”,核心卻是“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一個中國公民,在加拿大轉機,因為一家中國公司與伊朗的業務,被美國要求逮捕——這種“長臂管轄”的邏輯,本身就是對國際規則的踐踏。
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的目標,是阻礙華為在全球5G領域的崛起,是遏制中國科技發展的勢頭。孟晚舟,不幸成了這場大國博弈中的“人質”。
長達1028天的非法拘押,電子腳鐐的冰冷觸感,以及來自陌生人的死亡威脅,是一個人承受的巨大苦難。而任正非先生那句“我已做好了此生再也見不到女兒的準備”,更道盡了一位父親和一個企業家的悲壯與堅韌。
幸運的是,她的背后是日益強大的祖國。從外交部的每一次嚴正抗議,到最終那架接她回家的政府包機,中國用行動宣告:任何中國公民的合法權益,都不會被隨意欺凌。這不僅是救了一個孟晚舟,更是為所有在海外打拼的中國企業和同胞,撐起了一把保護傘。
信任這東西,碎了就再也拼不回去了
老話講,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匯豐用背叛換取了暫時的茍安,但它失去的,是一家金融機構最寶貴的資產——信任。沒人會打心底里尊重一個叛徒,尤其是在講究信用的金融圈。
孟晚舟事件之后,匯豐在中國的業務遭遇了雪崩。
那些曾經的合作伙伴,目睹了華為的遭遇,誰還敢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到匯豐手上?為了規避風險,紛紛與它劃清界限。短短一年,匯豐在中國內地關閉了多家分行,大中華區的高管引咎辭職,業務損失慘重。
這還只是開始。中國財政部發行美元主權債券,匯豐被直接從承銷商名單中剔除,取而代之的是花旗。更具標志性的是,它被列入了中國的“不可靠實體清單”。
就連香港前特首梁振英都公開炮轟,指出匯豐由英國人主導的管理層,其行為已對香港的利益造成了實際損害。這種來自其大本營的背棄,對匯豐而言,比任何經濟損失都更致命。
冰山之下,是早已腐爛的根基
其實,孟晚舟事件只是掀開了匯豐“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一角。
冰山之下,是早已腐爛的根基。從2015年被曝出瑞士分行協助客戶逃稅洗錢的丑聞,到2020年卷入高達千億美元的龐氏騙局和大規模洗錢風波,再到2021年因操縱外匯市場被歐盟處以巨額罰款……
樁樁件件都說明,這家百年老店的內部治理和道德操守,早已千瘡百孔。它的信用,在一次次丑聞中被消耗殆盡。
結語
孟晚舟事件像一面棱鏡,折射出的不僅是地緣政治的殘酷,更是全球化信任體系的崩塌。它用一種極其慘痛的方式告訴我們:在一個叢林法則若隱若現的世界里,所謂的“商業伙伴”,隨時可能變成遞刀子的人。
而對于匯豐,這個曾經的金融帝國,當它選擇用背叛來換取生存的那一刻起,就已經為自己的衰落寫好了注腳。
它最終的宿命,或許就是被釘在商業史的恥辱柱上,成了一個關于背叛的冰冷標本。
參考信源:孟晚舟引渡案最后階段,加間諜、毒販在華被判刑,美加歐氣急敗壞 2021-08-15 11:31 人民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