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林熱線
金女士在2020年底購入了一輛保時捷電車Taycan,今年5月車子出現自動剎車故障送到了濱海保時捷4s店 ,維修至今仍無法交車。
金女士:我原來也屬于第一輛上牌的保時捷(電車)出主。5月18號濱海保時捷4s店進行維修,(電池)模組有問題,測壓有問題,現在都兩個來月了,從6月27號我看見這一批車大量的召回,電池模組今天告訴我一號模組有問題,明天告訴我這二號有問題,作為消費者的話,我根本不能判定你到底哪個模組有問題。
金女士自稱是溫州第一輛上牌的保時捷電車車主,當初滿懷喜悅購車,沒想到這么不靠譜。她說她的車子維修跟電池模組召回有關系,符合免費更換電池模組的條件,但4S店在更換一號模組的過程中發現二號模組也出現了問題,電池包始終無法通過耐壓測試。
金女士:這么大一個保時捷的4s店,你為什么沒有相關的除濕的這種設備,你的設備不全,人員的服務不到位,專業性能力不強,導致沒有及時得到處理,耐壓測試過不了,車就不能裝起來還給我,我不能無休止的等著你測!我希望廠家首先給出我具體的時間,第二,車如果真的有問題,你就不能謀財害命。現在(溫州)維修又只有濱海一家4s店,我不就是你砧板上的肉?任你怎么說我就得怎么弄嗎?我覺得問題還是很嚴重的。
濱海保時捷4s店前前后后測試了多次都沒有通過耐壓測試,這讓金女士對保時捷的專業性產生了質疑。金女士在科林熱線直播節目中表示自己現在已經是非常崩潰,對于車子什么時候修好“一眼望不到頭”,《科林維權熱線》直播節目中金女士的售后經理楊經理表示非常理解車主的心情,目前也已經在準備進行了新的測試,但是測試后電池模組要靜置一段時間才會有結果。
楊經理:大電池召回主要是更換一個電池模組,過程中發現另外一個模組也壞了,進行了二次訂貨,但之后測試沒過去。測試通不過我們不能把不安全的電池交給客戶,我們一直在跟廠家進行溝通。
幾天后《科林維權熱線》記者再次聯系售后楊經理,楊經理表示這次測試仍然沒有通過,現在已經聯絡德國總公司提交了更換電池總承的報告。
楊經理:因為我們換了里邊的模組之后,測試還是不通過。我們提報告更換大電池總成了,報告的話還需要等待廠家批復,已經報上去了,大電池的話是發送到德國去的,我估計(批復)最快也得兩三天。
至于車輛為什么一直無法通過測試,濱海保時捷所屬的力天汽車集團售后技術總監認為這恰恰是保時捷品控嚴格的表現,并不是消費者認為的“不專業”。
技術總監:高壓電池檢測的時候,一個是做絕緣檢測,絕緣檢測是通過檢測的,保時捷廠家它有一個目前是全球最高的標準,給高壓電池加壓加2000多伏的電壓,看這個電壓是否被電池給吸收了,在做檢測的時候,發現里面的有線電池的電壓加壓的時候被電池吸收了,吸收的時候這樣的話它高標準下的話,電池是不允許裝到車上的。國內的普通的電車來說,它的絕緣是正常的,老早是可以達到安裝的步驟的。
該技術總監表示德國廠家的批復和國際物流會需要一些時間,接下來“濱海保時捷”愿意為金女士提供客戶關懷方案。
科林觀點
嚴把產品質量關固然沒錯,我覺得4S店也是負責的,但保時捷廠家和4S店的上下游必須要打通,技術能力必須要保持一致,所謂“最高標準”不能像修理工的扳手一樣有緊有松,而要像鐵匠鋪的買賣一般樣樣都過硬。4S店做不到耐壓測試,說明技術方面還達不到保時捷廠家的標準,如此這般,上下不一,“最高標準”就很容易成為“刁難”消費者的借口。在新能源車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服務品質和效率直接關系到市場份額,2025年上半年,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銷量暴跌28%,口碑也在下滑,外資車企在新能源領域冗長的研發周期和豪華電動車車機系統一成不變沿用的歐洲邏輯越來越阻礙了外來品牌的本土化發展。回歸到報道本身,車行技術總監的答復很明確,除會盡快敦促廠家落實配件也會給予投訴人金女士一定的客戶關懷,我們希望雙方盡快達成一致,如有需要,科林工作室也將啟動消保調處程序。
爆料加微信 :kkwz0577、WZSK1112
爆料加微 : wzs112 務合作: mocheng0577
更多新鮮資訊,關注鮮快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