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記者 毛艷) 近日,南京德基藝術博物館因每日開放至次日0點的“超長待機”模式,在社交媒體上再度火爆出圈,不僅吸引眾多國內觀眾深夜觀展,更引得外國網紅現場打卡點贊,直呼“中國的博物館太先進了!”
來自意大利的知名視頻博主Lisa在其社交賬號分享了南京德基藝術博物館的夜游體驗。當晚8點半,博物館內依然人流涌動,這讓習慣了意大利博物館下午5點就關門的Lisa驚嘆不已。
館內正在展出的“動靜無盡:花卉靜物三百年”展覽成為Lisa的重點打卡地。這場被譽為“近30年最具影響力的花卉主題藝術作品展”,集中呈現了莫奈、畢加索、馬蒂斯等100多位世界藝術巨匠的近130件真跡。面對眾多巨匠真跡,Lisa連連贊嘆,直言“難以想象”“沒想到能在這里看到”。該展覽自開幕以來便成為全球矚目的藝術盛事,吸引了世界各地觀眾專程奔赴南京。
隨后,Lisa體驗了“金陵圖數字藝術展”。戴上智能手環后,她的形象以小人的形式實時出現在古畫場景中,開啟了一場宋代南京的“穿越之旅”。“這是宋代的大酒樓,還有外賣小哥,千年之前的南京就已經這么發達了!”她通過第一人稱視角感受古人生活,還當場與家人視頻分享這份新奇。作為德基藝術博物館的標志性展覽,“金陵圖數字藝術展”以科技手段復活古畫,讓“先看金陵圖,再逛南京城”成為游客共識。
“現在已經是晚上10點鐘了,中國的博物館還開著,有精彩的展覽,還有這么多的觀眾?!盠isa感慨。值得關注的是,與諸多博物館在特定節假日的“延時開放”或“夜場活動”不同,德基藝術博物館每天都開放至次日0點且全年無休,不僅是全球唯一開到0點的博物館,更是全球開放時間最長的博物館。
展廳之外,德基藝術博物館的公共藝術項目,正在打破博物館的空間壁壘,與更廣泛的觀眾群體建立起直接、緊密的聯結。
國際知名新媒體藝術家雷菲克·安納多爾的代表作品《量子記憶概率》,作為公共藝術項目“記憶的轉化之力”一部分,以谷歌人工智能算法為依托,將2億張自然景觀圖像變幻成一段絢爛流動的新媒體影像,帶領觀眾進入由人工智能打造的藝術奇觀中。而在博物館的另一邊,奈良美智的兩件大型裝置《然而并非一切(綠屋)》和《然而并非一切(橘屋)》格外引人注目。它們分別以6.7米和4.7米的高度佇立在博物館公區正中央,一層層綠色和橘色的瓦片在光束的渲染下呈現出夢幻的漸變色澤,敞開的窗戶與房門似乎在歡迎人們進入奈良美智筆下專屬孩童的私密空間,讓人在不經意間便與藝術撞個滿懷。
如今,南京德基藝術博物館憑借獨特的運營模式、重磅展覽和科技賦能的觀展體驗,吸引海內外游客“為館而來”,為南京文旅注入新潮與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