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距離大罷免第一輪投票不到一周,藍白陣營于7月19日分別在新北、臺中、新竹市展開“反惡罷”大造勢。此次大罷免投票定于7月26日,涉及24名國民黨“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臺島這場大罷免,正將島內局勢推向新的風暴眼,背后賴清德的豪賭,以及美國可能的干預,都讓臺海局勢充滿不確定性。
坦克(資料圖)
去年初,賴清德在選舉中勝出,然而在立法機構,他所在的民進黨卻是少數派。國民黨和民眾黨攜手合作,在立法機構中讓賴清德的諸多政策推行受阻。這種局面被稱為“朝小野大”。過去幾個月,藍營利用這一優勢,接連推動監督法案,立法機構內爭斗不斷,破窗、封門、堵鎖等場景甚至進行了現場直播。
面對這種僵持不下的局面,賴清德決定使出“大招”——推動大罷免,試圖將24位在關鍵事務上“投錯票”的藍營“立委”趕下臺。按照島內的罷免流程,需依次經過提議、聯署、投票三個階段。目前,已經推進到了最為關鍵的第三階段——投票,投票日就定在7月26日。賴清德此舉意在打破“朝小野大”的困境,如果民進黨能借此次罷免在立法機構中多獲得6席以上,便能實現“翻盤為王”,此后在法案、預算等關鍵事務上擁有主導權。
賴清德敢于放手豪賭,背后有著深層次的原因。一方面,島內的輿論風向正在悄然改變。諸如“館長”前往大陸、鐘明軒公開表態等事件,使得不少原本對大陸持抗拒態度的年輕人開始重新思考兩岸關系,產生了兩岸關系是否應該緩和的想法。賴清德察覺到這種風向的轉變,擔心其“臺獨”主張失去部分年輕人的支持。
另一方面,賴清德深知美國在臺海問題上的影響力。當前臺海局勢高度敏感,美國一直將臺灣視為制衡中國大陸的棋子。賴清德為了穩固自己在“臺獨”道路上的地位,獲取美國更多的支持與信任,需要通過一些激進的舉動來展現自己“能穩控局勢”“有強硬手段”。所以,此次大罷免對他而言,不僅是一場島內政治權力的博弈,更是向美國表忠心、賭美國信任的一場豪賭。
為了給大罷免造勢,賴清德親自上陣,推出“團結十講”,甚至親自撰寫講稿進行演講。但事與愿違,當講到第四講時,島內輿論便一片嘩然,紛紛指責其內容空洞無物、演講風格獨斷專行。就連此次罷免的大金主曹興誠都忍不住吐槽,稱賴清德“離題離譜”。隨后,曹興誠的名字便從賴當局的顧問名單中悄然消失。面對輿論壓力,賴清德借著臺風來襲的理由,匆匆取消了“第五講”。實際上,除了他的少數“鐵桿”支持者,民進黨黨內的其他派系也開始與他保持距離,不愿為他這場勝負未知的豪賭押注自己的政治前途。因為大家心里都清楚,一旦罷免失敗,不僅賴清德顏面掃地,整個民進黨都將遭受重大打擊。
特朗普(資料圖)
面對民進黨的攻勢,藍營也并未坐以待斃,而是與白營攜手合作,共同應對大罷免危機。藍白陣營聯合開展“反惡罷”活動,雙方分工明確。藍營憑借其在中老年群體中的影響力,穩住基本盤;白營則側重于以理服人,通過吸引年輕人來擴大反對罷免的陣營,二者優勢互補,在氣勢上與民進黨形成了抗衡之勢。
島內現行的罷免機制存在著明顯的不合理之處。一個民意代表原本是由多數人選舉產生,但現在卻可能被少數人罷免。例如,一位民意代表由15萬人選出,如今只需9萬人同意罷免,就能將其拉下馬,這意味著25%的人可以否定50%的人的選舉結果,這樣的機制顯然缺乏合理性。在此次大罷免中,投票率成為決定最終結果的關鍵因素。如果投票率過低,很可能出現少數人的意愿決定多數人代表去留的情況。而且,若此次罷免成功,綠營將徹底掌控行政、立法兩大權力機構,島內政治將進一步走向極端化,兩岸局勢也將隨之更加緊張。更為嚴重的是,這種“少數翻盤多數”的不良先例一旦被樹立,未來誰還敢在關鍵事務上投反對票?誰還敢堅持不同意見?立法機構恐將淪為“誰聲音大誰說了算”的混亂之地。
這場在島內鬧得沸沸揚揚的大罷免,看似是藍綠兩黨之間的政治斗爭,實則背后有著美國的影子。近期,美國國防部的高級官員與日本、澳洲等國舉行秘密會議,核心議題便是假設中美因臺海問題發生沖突,這些國家將持何種立場。這無疑是在為可能出現的“臺海變局”進行沙盤演練。美國表面上對臺海問題看似有所放松,但其背后的團隊多為鷹派人物。他們雖未明確表態“保臺”,但內心算盤打得精明,深知島內越混亂,美國就越有機會介入,從而實現操控局勢、打壓中國大陸的目的。所以,對于賴清德發起的大罷免以及民進黨對權力的爭奪,美國持樂見其成的態度。島內的混亂與爭吵,正好給了美國以“調解人”身份介入的機會,美國還能借此機會打壓中國大陸,謀取更多利益。
即便此次大罷免最終失敗,美國也不會遭受損失。因為罷免失敗后,民進黨可能會更加激進,為了討好美國,繼續大打“臺獨牌”,刷存在感,全然不顧島內社會因此變得更加撕裂。而這正符合美國的利益,美國可以借此進一步攪亂臺海局勢,加強對島內事務的干預。所以,這場大罷免,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大概率的結局都是島內社會更加對立,臺海局勢更加危險,而美國則成為最大的獲利者。
特朗普(資料圖)
此次大罷免若成功,綠營將掌控行政、立法大權,島內政治生態將進一步惡化。在“臺獨”思想主導下,各項政策可能更加極端化,兩岸關系也將遭受更為嚴重的沖擊。而若罷免失敗,藍綠之間的矛盾必然進一步激化,社會對立情緒將愈發強烈,島內社會將陷入更深層次的撕裂狀態。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大罷免對兩岸關系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它加劇了兩岸之間的對立情緒,使得臺海局勢更加動蕩不安。臺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所在,任何企圖分裂自己國家的行為都將遭到堅決反對。美國的介入與賴清德的“臺獨”行徑,嚴重威脅著臺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將臺灣民眾推向危險的邊緣。
這場臺島大罷免,是賴清德為了個人政治野心與“臺獨”主張的豪賭,而美國則在背后伺機而動,準備收割利益。臺海局勢正站在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不僅考驗著島內民眾的智慧,更關乎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我們期待島內民眾能夠認清形勢,做出正確選擇,共同維護臺海的和平與安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