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網消息,特朗普的政治野心正遭遇愛潑斯坦事件、美聯儲政策分歧與健康問題三重沖擊。這三個危機幾乎同時爆發,讓這位79歲的總統面臨執政以來最嚴峻的考驗。
《華爾街日報》日前披露,特朗普在2003年曾向愛潑斯坦發送帶有暗示意味的生日賀信,信中手繪女性胸部圖案并附“愿每一天都是另一個美妙的秘密”字樣。
特朗普(資料圖)
盡管特朗普立即否認并起訴該媒體,但這一爆料徹底顛覆了他此前塑造的“反愛潑斯坦斗士”形象。
這場風波的政治殺傷力遠超預期。特朗普曾在競選期間承諾揭露愛潑斯坦案真相,甚至暗示民主黨高層涉案。如今司法部卻宣布沒有證據表明存在“客戶名單”,這讓他的支持者感到被背叛。
7月17日眾議院議事因共和黨內部爭議被迫中斷數小時,多名原本堅定的MAGA議員公開要求政府公開更多信息。
更危險的是,馬斯克在與特朗普決裂后宣稱“特朗普就在愛潑斯坦名單上”,盡管隨后刪除推文并道歉,但這一言論已在社交媒體引發病毒式傳播。
SpaceX與政府的多項合同審查隨之啟動,包括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星鏈軍事應用項目和NASA載人航天合作。有分析認為,這不僅是個人恩怨,更是科技巨頭與政治權力的正面交鋒。
特朗普與美聯儲的角力進入白熱化階段。他多次公開指責主席鮑威爾“史上最差”,并威脅在其明年5月任期結束前將其罷免。
但財長貝森特近日私下警告,此舉可能引發市場恐慌并導致法律訴訟,因為鮑威爾若被解雇可能提起訴訟,程序或將持續至明年春季。
這場博弈的核心在于利率政策。美聯儲在6月連續第四次維持4.25%-4.5%的利率區間不變,并下調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至1.4%。
盡管官員暗示年底前可能降息兩次,但特朗普堅持要求立即降息3個百分點,稱此舉每年可節省3600億美元再融資成本。
特朗普(資料圖)
更深層的矛盾在于制度設計。美聯儲的獨立性是美國金融穩定的基石,而特朗普試圖通過人事干預施壓的做法,被批評為“破壞經濟治理的根基”。
目前參議院休會期導致新主席提名受阻,若強行罷免鮑威爾,可能出現長達數月的領導層真空,這對正面臨通脹壓力的美國經濟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
7月17日白宮罕見公開特朗普的醫療報告,確認其患有慢性靜脈功能不全,這是一種70歲以上人群常見的靜脈回流障礙疾病。
報告稱總統“健康狀況極佳”,但此前被拍到的腳踝腫脹、手背瘀青等細節仍引發猜測。
醫學專家指出,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本身不危及生命,但可能是心臟或腎臟問題的早期信號。哈佛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杰里米·福斯特表示,“對于體重超標的老年人,這種情況需要密切監測潛在并發癥”。
更值得關注的是,特朗普服用阿司匹林導致的瘀傷,與其心血管預防方案直接相關,這暴露了其健康管理的復雜性。
政治層面,白宮選擇此時公布診斷結果可謂一箭雙雕。一方面回應了外界質疑,塑造“透明執政”形象;另一方面為可能出現的身體狀況變化預留解釋空間。畢竟特朗普已是美國歷史上最年長的在任總統,其健康狀態直接影響政策連貫性和市場信心。
這三場危機并非孤立存在。愛潑斯坦事件削弱了特朗普的政治資本,使其在與美聯儲博弈時缺乏足夠民意支持;健康問題則加劇了市場對政策穩定性的擔憂,進一步制約了美聯儲妥協的空間。更關鍵的是,這些危機共同指向一個核心矛盾——特朗普的個人權威正在遭遇系統性挑戰。
特朗普(資料圖)
從數據看,愛潑斯坦事件已導致其支持率出現裂痕。AP-NORC最新民調顯示,特朗普在經濟、移民等核心議題上的支持率均不足50%,而他自稱的90%以上支持率被指“來源不明”。這種信任危機若持續發酵,可能影響其推動減稅、關稅等關鍵政策的能力。
面對多重壓力,特朗普的應對策略呈現矛盾性。他一方面加大對媒體的法律攻勢,另一方面試圖通過高調簽署法案、出席公開活動來展現執政能力。但這種“強硬姿態”能否扭轉局勢,仍取決于危機的發展節奏和公眾的耐心閾值。
這場三重沖擊不僅考驗特朗普的政治智慧,更暴露出美國政治體制在應對強人領袖時的脆弱性。當個人野心與制度約束、公眾信任與權力博弈交織在一起,這場危機的走向將深刻影響美國乃至全球的政治經濟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