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關稅大棍”再次揮向中國!
7月17日,美商務部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石墨加征93.5%反傾銷稅,稅率加在一起后,實際關稅已經高達160%了,可這還沒完......
僅一周后,美財長貝森特又威脅道,要對購買俄石油的國家征收200%的“二級關稅”,甚至試圖將“禁購俄伊石油”條款塞入中美貿易談判,打造附帶地緣政治條件的“B協議”。
眾所周知,中國等國是俄油的重要合作伙伴,美方此舉明顯就是在針對我國。
而就在7月22日,中方高級代表團飛抵德黑蘭,與俄、伊展開關鍵三邊協調。同時,伊朗宣布將于25日與英法德重啟伊核協議談判。美國的連環攻勢與中國的突圍,讓這場博弈陡然升級。但美國的威脅真的能奏效嗎?
美國再次在對華關稅上下狠手,就是妄圖打擊中國的產業鏈。
作為動力電池的核心材料,石墨占鋰電池成本的10%-15%,中國供應了全球67%的天然石墨和幾乎全部合成石墨。新關稅將導致美國電池成本每千瓦時增加7美元,直接侵蝕企業1-2個季度的利潤。更關鍵的是,美國試圖通過切斷中國新能源材料出口,延緩其產業升級步伐。
貝森特公開要求將“禁止采購俄伊石油”納入中美談判,實為借能源安全施壓我國的外交政策。中國從俄伊進口的石油占總量的近30%,若接受條款,不僅能源渠道受限,更意味著在地緣政治上向美國低頭。但美方忽略了一個事實:中國對俄能源依賴僅15%,且擁有成熟的煤制油技術和充足煤炭儲備,足以保障能源安全。
特朗普政府為國內的政治困局“遞刀子”,他的關稅戰術與其選舉利益深度綁定。傳統能源行業是其核心票倉,但若200%關稅推高全球油價,美國國內汽油價格必然飆升。這將迫使市場轉向新能源,反而打擊特朗普力推的化石能源政策,甚至動搖選民支持。可見,關稅武器并不是“穩賺不賠”的。
當美國沉迷于單邊施壓時,中國已在積極突圍!
除煤制油技術外,中國原油進口來源已覆蓋50國,俄羅斯份額控制在15%的安全線內。同時,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覆蓋全球180國,為繞開“石油美元”奠定基礎。這意味著美國的長臂管轄難以卡住中國能源脖子。
除此之外,中方用多邊外交破局美方的制裁,7月下旬,中方代表直飛德黑蘭,與俄伊協調立場。此舉并非被動應對,而是主動跳出美國的角斗場,構建三邊協作框架。
緊接著,伊朗將于25日與英法德重啟伊核談判。微妙的是,歐盟雖跟隨美國制裁俄伊,但德法企業在俄油氣田投資超200億歐元,若美國強推二級制裁,恐重演“北溪-2”盟友翻臉事件。
今年上半年,中國對美進出口的數額下降了9%左右,但對東盟、歐盟貿易分別增長6.2%和3.8%。中國制造的成本優勢與技術迭代速度,使美國企業難以割舍,6月中美貿易額環比反彈17%,印證了“關稅成本由美方承擔”的經濟規律。
耐人尋味的是,另一邊美國對華的姿態正悄然軟化......
曾被視為“不可觸碰的紅線”的對華芯片禁令,近期實質性松動。美國商務部批準英偉達向中國銷售H20芯片,特朗普更公開宣稱要與中國“非常友好的競爭”。背后邏輯很現實:若全面斷供,美國芯片企業將失去30%的全球市場,反而加速中國自主替代。
談判時限也是一延再延,8月12日是中美關稅休戰到期日,但貝森特7月22日突然放風,稱可能再次推遲關稅期限,并計劃下周在斯德哥爾摩與中國舉行商貿談判。這種反復延期的操作,暴露了美方“以拖待變”的焦慮。畢竟中國對美出口降幅遠小于美國企業承受的通脹壓力。
貝森特在媒體的節目中表示,與中國的貿易發展勢頭良好,商討兩國可以合作的許多其他事項,希望中國減少制造業產能過剩、專注打造消費經濟。
中國制造業的發展是基于自身產業升級和市場需求,所謂“過剩產能”不過是美國為遏制中國產業崛起而拋出的不實借口。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內部對關稅政策的矛盾心態日益明顯。一方面揮舞關稅大棒,另一方面又急于與中國談判。自從特朗普發起這場升級的關稅戰以來,除了中國,他幾乎沒有這樣“無奈”過。
這場較量,早已超出中美雙邊范疇:“對等關稅”遭盟友反噬。
特朗普4月推出的全球性“對等關稅”,要求貿易伙伴稅率與美國一致,否則統一加征10%基準稅。結果日本、印度拒不妥協,歐盟更是采取了關稅反擊。連美國傳統盟友加拿大、墨西哥也因汽車零部件“含中量”條款,被迫重構供應鏈,經濟成本激增。
反觀中國方案,贏得了廣闊的空間,中方近期在伊核問題中明確提出“終止非法單邊制裁”“反對長臂管轄”,直指美國霸權行徑。而人民幣跨境支付、金磚國家本幣結算等機制,正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去美元化”的避險通道。這種基于平等互利的新秩序,恰與美國的零和博弈形成鮮明對比。
美國看似兇悍的關稅攻勢,實則陷入經濟規律、盟友利益、國內政治的三重困局。如果美方執意堅持200%關稅,全球供應鏈紊亂將推高其本土通脹。一旦美國強壓盟友制裁俄伊,德法企業的反制可能瓦解西方陣營,如果持續對華科技封鎖,美國企業將喪失創新資金池。
我國從石墨關稅到石油制裁的應對,始終透露出一種戰略清醒,大國博弈的勝負,從不取決于誰嗓門更大,而在于誰能提供更穩定、可持續的公共產品和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