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打的越狠,歐洲就會加大武裝烏克蘭的力度,在上個月俄軍共發射超過5000架遠程無人機,把整個烏克蘭的夜晚變成煉獄,有人死在家門口,有人死在防空洞的入口處,很多城市斷水斷電,這就是特朗普交出的“投名狀”,因為烏軍的防空系統幾乎是消耗殆盡,新防空彈藥還要數周才能就位。
即便烏克蘭付出這么多代價,特朗普還提出所謂的“和平計劃”,也就是“50天殺戮許可證”,言外之意就是讓俄軍趁這段時間“打個夠”,打完了再來談條件,結果梅德韋杰夫落井下石,用“戲劇性”諷刺特朗普的新提議,這就是俄軍近期瘋狂轟炸烏軍,歐盟坐立不安的原因。
相較于特朗普的“天真”,歐盟國家都知道這場俄烏戰爭意味著什么,英國公開表示要在這50天內,加強武裝烏克蘭的力度,還對135艘俄羅斯油輪和兩家“影子船隊”關聯公司,實施新一輪海上制裁,克里姆林宮想輕松收割這場戰爭的果實,倫敦第一個不答應。
荷蘭咬牙提供了一整套愛國者系統外加導彈,等于把自家命脈交出去給烏克蘭,因為這場戰爭,已經不是烏克蘭一個國家的事了,德國、挪威、英國等歐洲軍事支柱國,正在急速加碼,挪威總理站在德國總理旁邊,承諾將為烏克蘭防空再砸下一大筆資金,F-16彈藥、反無人機系統、雷達,這些高價、技術密集的防御裝備,正被一箱箱裝進集裝箱,趕往敖德薩和哈爾科夫。
德國和美國也答應,要給烏克蘭五套愛國者防空系統,雖不能滿足全部的防線,但至少能撐起幾個重要城市,可現在的烏軍已經打出現有最大努力的戰果,畢竟俄烏雙方軍事實力差距太大,美西方很擔心烏克蘭突然崩盤,如果在俄烏戰爭爆發初期,歐洲國家還抱有一絲幻想:俄軍只是“收回勢力范圍”,不會真把坦克開到波蘭邊境。
可戰爭持續了三年多,克里姆林宮的野心一直再升,從“東烏四州”到烏克蘭八州,現在很多西方媒體認為俄軍要的不止是烏克蘭,是整個東歐的安全架構,所以烏克蘭不是擋箭牌,是最后的護城河,如果烏克蘭倒下,下一步將不是摩爾多瓦、也不是羅馬尼亞,是直接動搖整個中東歐或德意志的根基。
所以歐洲突然達成一個觀點,無論美國未來的戰略如何發展,眼前的烏克蘭戰場要先靠自己,德國開始重啟愛國者系統的本土生產,法國秘密增派教官赴烏訓練,英國帶頭制裁俄羅斯海運體系,感覺這幫被美軍保護了幾十年的房客,突然被通知:屋頂漏了、你得自己修了。
畢竟烏克蘭的戰斗力,是歐洲買不來的“軍隊資產”,如果烏克蘭失敗,重新組建一支能抵御俄軍的軍隊,代價是無法承受的,畢竟烏軍已經是全歐洲最有實戰經驗的地面部隊、情報體系和無人機戰術部隊,且人數多、士氣高、目標明確,歐洲只需要提供彈藥、情報、后勤,就能持續鉗制俄羅斯,這個性價比之高、軍事含義之重大,遠超過讓歐洲自己再花10年重建一支“抗俄聯軍”。
這是歐洲拼命武裝烏克蘭的原因,也是特朗普近期態度轉變的原因,停火對美西方利益最大,可特朗普不能放棄烏克蘭,準確點是不能放棄歐洲,這是美國投資未來霸權的護城河,要知道美國庫存里還有地獄火導彈17萬枚,生產年份從1998年到2018年,大部分導彈正逼近壽命終點,這就是特朗普釋放信號:歐洲可以買武器送給烏克蘭。
據烏克蘭情報局報道,在2036年俄羅斯將拿出1.1萬億美元的軍工計劃,試問:打一個烏克蘭需要花這么多錢么?完全不需要,種種跡象表明俄羅斯不是為了現在的戰爭戰斗,是打算全面重返“超級大國”賽道,這對美國的全球戰略,或者是大西洋體系的主導權,是一個赤裸裸的威脅。
如果特朗普現在放棄,就是親手把地緣控制權拱手送給克里姆林宮,不僅是歐洲淪陷那么簡單,是整個西方體系的信任結構徹底崩塌,歐洲不再依賴美國安全傘,德國不會再聽五角大樓調度,法國可能自立門戶,東歐國家恐慌轉向擴軍可美國軍火商、能源巨頭、情報部門、技術外包、甚至美元結算體系,度需要一個親美、穩定、有安全焦慮的歐洲,否則就是在放棄全球霸權。
假如放棄烏克蘭和東歐,意味著未來需要真正用美國人的命,去堵住俄羅斯軍隊的鐵蹄,不是用別人的命換時間,這就是特朗普近期轉變態度的原因,給烏克蘭和歐洲武器,是門檻最低、收益最高的“戰爭投資”,甚至是在筑一道未來十年到三十年的全球戰略防火墻。
這才是美國不能撤出歐洲,不能放棄烏克蘭的底層邏輯,不是理想主義的自由民主,是赤裸裸的全球權力本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