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7月21日晚
第15屆全國見義勇為英雄模范名單公布
此次公布了10個全國見義勇為英雄(含群體)
和50個全國見義勇為模范(含群體)
共82人
他們中有的直面違法犯罪挺身而出
有的投身搶險救災逆向而行
有21人英勇犧牲
以生命詮釋人間大愛
在這份名單當中
有兩個攀登者的名字曾感動無數人
謝如祥、范江濤
他們曾在登頂珠峰的榮譽和回頭救人之間
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
“救人比登頂更重要”
2025年7月21日晚,謝如祥謙虛地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一晃兩年多過去了,因為一件機緣巧合的偶然事件,收獲了很多榮譽,“有些過譽了。”
時間倒回2023年5月18日晚8點20分左右,范江濤一行攀登至珠峰海拔8400多米處時,發(fā)現一名倒臥在主繩上的女性登山者。她右手凍傷發(fā)黑、連體服破損,氧氣耗盡且生命體征微弱,身邊夏爾巴向導已獨自下撤。
范江濤湊近用中文詢問,對方才以湖南方言微弱回應他們,自己姓劉。此時夏爾巴向導催促他繼續(xù)沖頂,范江濤猶豫著向上攀登20多米后,毅然決定折返救人。盡管向導斷言“人已死亡”并勸阻,他仍堅定下移。
下撤至劉女士身邊后,范江濤立即為其更換氧氣、喂食熱飲與能量食品,按摩凍傷部位并解除鎖死的下降器。而事后據劉女士透露,她與向導當天中午已斷水,氧氣耗盡且向導不知何時離開。當范江濤與向導攙扶她下撤一兩百米后,劉女士再度昏迷無法移動。因高海拔體力與資源有限,范江濤只能將其安置在石板上并留下氧氣,繼續(xù)下撤尋求支援。途中他偶遇晚出發(fā)的謝如祥,謝如祥當即也決定放棄登頂,承諾向向導支付一萬美元救援費,他們趕到現場用熱水喚醒意識模糊的劉女士,鼓勵其堅持,并誓言“拖也要拖到營地”,展開接力救援。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救援,兩人終于將劉女士安全救到營地。
對于沒有登頂,兩人表示,“不后悔,因為救人是比登頂珠峰更重要的事。”此事跡經報道后,迅速在網絡上掀起熱議,各種暖心的評論如潮水般匯聚,是大眾對范江濤與謝如祥救援義舉的高度認可。
也曾受過質疑
內心曾煎熬
攀登珠峰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包括籌備各項物資、等待窗口期,還需要攀登者具備超越常人的毅力、耐力、技巧和身體強度。
在遇見劉女士之前,范江濤離珠峰山頂還有400米,保守估計還需要五六個小時才能登頂。出發(fā)前,他曾聽說一位叫“木匠”的登山者在攀登過程中遇難了,看見倒地的劉女士,他本以為是“木匠”,想上前確認他的身份以及遇難的詳細情況,把消息帶下山,沒想到卻是劉女士——范江濤和她甚至曾在同一個登山隊訓練過四年。
在登山界,一直都有“8000米之上無救援”的說法,這里氧氣稀薄,要貿然救下一個生命垂危的人,極其危險,說不定自己的生命也會搭進去。范江濤站在雪山上,內心無比煎熬。再者,登頂不是他一個人的事,除了個人夢想之外,登山隊的合作事項中也包含一條“在登頂時露面拍照”的要求,如果去救人,40天的訓練和近40萬元的付出都要打水漂。
他在雪山上嚎啕大哭,“我只是一個普通人”,兩難之間,他最終選擇了遵從自己內心的道德準則——去救人。
“好像從來沒有人問過我,在8000米以上的高山上,扛一個人是什么感受。劉女士很壯實,加上身上的裝備有一百六七十斤。在8000米以上海拔爬山,我走一步喘一口,更別提還要再扛一個人,我一米八幾,向導只有一米六幾,兩個人一起扛著,但重量大部分都在我身上。人類在面對極端痛苦的情況下會主動屏蔽一些記憶,我只記得自己到了后面已經虛脫,比跑百公里還累,整個人連呼吸都痛,仿佛肺部都要炸。”
在謝如祥的協助下,他們成功將劉女士救了下來。但事情的發(fā)展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美好,甚至一度給范江濤帶來了一些心理陰影。下山后,一些朋友譴責他“不應該救”,讓他內心再度陷入了煎熬與無奈。
再登高峰
獲評全國見義勇為模范
完成救援的那天,還沒離開珠峰大本營,范江濤就下定決心:“過兩年一定還會來爬珠峰。”但從計劃到最終下定決心,范江濤還是花費了快一年時間做心理建設:“登一次珠峰要花差不多兩個月,丟開家庭和工作那么長時間,需要認真考慮。”
出生于河南農村的他,小時候家境貧寒,物質的短缺讓他對外面的天地有著無限向往,“我一定要去看看這個世界到底是什么樣子,是不是跟我小時候看的書一樣,有深邃的海洋,遼闊的天地,有巍峨的山峰。”
第二次沖頂,他選擇了北坡。相比起商業(yè)攀登更成熟的南坡,珠峰北坡的難度更大,想要登頂成功,技術、體能缺一不可。北坡的“三大天險”——海拔7028米的北坳冰壁、海拔7500米的大風口、海拔8700米的第二臺階——都考驗著攀登者的體力和意志力。
為備戰(zhàn)北坡攀登,范江濤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訓練計劃。這一次,他的準備更加充分,多重保險、頻繁拉練......上一次攀登時的苦痛,這次他還要全部再經受一遍。
但是這些苦在看到珠峰頂端的那一抹光亮時,一切都值得了。2025年5月24日9點17分,范江濤也完成了他未竟的夢想,成功站上海拔8848.86米的珠穆朗瑪峰峰頂。
謝如祥則表示,他不會因為當年的救人沒能登頂感到遺憾,也不再執(zhí)著于珠峰的頂峰,“我的目標是去過、看過、登過,登不登頂一直不執(zhí)著。登山于我而言,其實是心中的那座山。”
在世界之巔行人間大義
向兩位見義勇為者致敬!
來 源丨央視網綜合紫牛新聞、新京報、封面新聞、南方都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