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陽城二號井8301掘進工作面傳來捷報——歷經5天連續攻堅,帶式輸送機“小轉彎裝置”完成安裝調試并成功投用,一舉破解巷道轉彎運輸“卡脖子”難題,為礦井高效運輸體系建設寫下關鍵一筆。
長期以來,井下巷道轉彎處的煤矸運輸,一直依賴多臺輸送機搭接完成,不僅設備占用空間大、維護成本高,更常因皮帶跑偏等問題制約運輸效能。此次引進的DSJ100/80/2*110KW型裝置,由轉向滾筒、改向機架等核心組件構成,通過精密配合實現0°—15°靈活調整,且能與現有各規格輸送機無縫適配,從根本上簡化了運輸鏈路。
面對井下空間受限、需保障正常生產的雙重挑戰,機電技術科提前7天完成方案論證,創新采用“分段施工、錯峰作業”模式,將施工區域劃分為5個工段,利用生產間隙精準校準23項核心參數以保障運行精度,通過轉向點精確定位、安裝架對稱布置、弧形過渡設計等技術細節,確保新裝置與原有系統完美銜接。
投用數據顯示,該裝置使皮帶運輸系統可靠性及運輸效率提升30%,減少了設備投入及專職崗位設置,顯著降低運維成本與勞動強度。正如機電礦長劉金偉所言,這項技術突破有效解決了我礦巷道轉彎運輸的瓶頸問題,為提升掘進效率、優化運輸系統提供了切實支撐。
(通訊員 劉鵾臣 郭忠偉 任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