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召開2025年二季度新聞發布會,通報社會保障領域重點工作進展。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規模達2.55萬億元,同時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取得積極進展,試點省份參保人數已達1234萬人。
(圖片來源: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網站)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半年重點改革任務穩步推進。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已平穩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工作持續推進,上半年調劑資金已全部調撥到位,有效支持了基金困難省份的養老金發放。個人養老金制度進一步完善,相關通知已研究制定,將豐富領取條件并優化領取流程。
在新就業形態人員保障方面,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成效顯著。自試點啟動以來,參保人數持續增長,目前已覆蓋1234萬人,對職業傷害特別是重大傷亡事故的保障作用得到有效發揮。人社部近日印發通知,明確用3年時間從擴容省份、新增企業、拓寬行業三個維度推進試點擴圍,7月1日起新增天津、河北、遼寧等10個試點省份,并將滴滴出行、順豐同城等規模較大的平臺企業納入試點范圍。
社保待遇保障方面,人社部指導各地做好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工作,自2025年1月1日起統一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重點向養老金水平較低群體傾斜。同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調整工作扎實推進。上半年,共為1479萬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并為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金、代繳基本醫療保險費等768億元。
社保基金管理持續加強。人社部鞏固社保基金管理問題專項整治成果,開展鞏固提升行動,加大對欺詐騙保行為的打擊力度,指導相關地方抓好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健全基金安全監管體系。截至6月底,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規模保持在2.55萬億元水平。
社會保障卡應用進一步拓展。截至6月底,全國持卡人數達13.9億人,覆蓋98.9%人口,其中電子社保卡領用人數達10.97億人,覆蓋77.9%人口。
對于下一步工作,人社部表示將穩步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和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協同落實個人養老金政策,做好養老金調整和待遇發放工作,持續強化基金監管,推進社會保險基金管理鞏固提升行動,優化基金監管系統功能,并研究規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信息報告和信息披露制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