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紅十字應急救護知識的全民普及,7月22日,瀘州市瀘縣舉辦2025年暑期紅十字救護員公益培訓班。來自全縣的返鄉大學生、農民工、高中生群體等70余人參加此次培訓。
本次培訓由瀘縣紅十字會主辦,課程涵蓋紅十字運動知識、心肺復蘇、AED使用、創傷救護等核心內容。瀘縣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師石龍煬作為此次培訓師資,本期課程特別強化暑期高發的溺水預防、燒燙傷處理等內容,同步普及紅十字會“三救三獻”相關知識。
“我們已持續對大學生、農民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工作人員等群體開展了紅十字應急救護知識的培訓。培訓內容有心肺復蘇、AED的使用、溺水的預防以及搶救燒傷、燙傷、心肌梗塞患者等相關知識。通過培訓,學員的急救知識得到了提升,也營造了人人學急救的良好氛圍。”石龍煬介紹。
在培訓中,學員們系統學習了成人與兒童心肺復蘇操作流程、氣道異物梗阻急救、創傷止血包扎等基本技能。來自瀘縣人民醫院、云龍中心衛生院的醫護專家擔任講師,通過理論講解與實操考核確保培訓質量。
“我學會了心肺復蘇操作方法以及AED的使用,老師們講得特別詳細。通過這次活動,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生命的可貴價值,在面對突發情況的時候,我也會將所學習的技能去盡可能地幫助別人,進一步弘揚‘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良好社會風尚。”學員譚可馨說。
經過考核合格的學員將獲得紅十字救護員證書,成為瀘縣應急救護隊伍的新生力量。據了解,紅十字應急救護知識在瀘縣已累計開展52期,培養持證救護員超3000名。“接下來,我們將持續開展‘七進’活動,培養出更多社會所需要的懂急救、會急救的應急救護骨干力量。”瀘縣紅十字會副會長張守英表示。(譚可馨、陳磊、陳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