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資本市場又爆出一顆重磅炸彈,*ST蘇吳(江蘇吳中)因財務造假被證監會勒令退市,9萬投資者瞬間陷入絕境。
然而,這場悲劇的背后,隱藏著一對姐弟的貪婪陰謀。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這起事件的來龍去脈,看看散戶是如何被“割韭菜”的。
一、退市鐵錘落下,9萬股民成“冤大頭”
經過長達5個月的調查,證監會終于對*ST蘇吳下了“死刑判決”:強制退市!
根據A股退市新規,2020年后連續4年財務造假的公司將直接被踢出市場,而*ST蘇吳恰好“精準”踩中了這條紅線,2020年至2023年財報全是“水分”。
消息一出,股價直接崩盤,連續一字跌停,每天收盤時都有百萬手賣單壓頂,根本逃不出去。
目前股價已跌至1元區間,甚至可能等不到最終退市裁定,就會因“面值退市”提前出局。
最慘的是9萬散戶,他們做夢都沒想到,自己竟成了實控人“作妖”的犧牲品。
二、財務造假只是幌子,17億資金被掏空
表面看,*ST蘇吳是因為財務造假被退市,但實際上,造假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掏空”上市公司。
實控人錢群英、錢群山姐弟通過一系列騷操作,硬生生從公司“薅”走了17億!
他們的套路堪稱“教科書級”的資本騙局:
虛假貿易“三角戲”:姐弟倆在外圍控制了一批空殼公司,一部分假裝供應商,一部分扮演客戶,和*ST蘇吳玩起了“左手倒右手”的把戲。
錢從上市公司以“采購預付款”流出,經過層層截留,最后以“銷售回款”的名義部分流回,既虛增了營收,又神不知鬼不覺地挪走了資金。
“拖字訣”賴賬:占用資金后,姐弟倆壓根沒打算還,只要拖得夠久,這些錢就能以“壞賬計提”的名義一筆勾銷。
即便東窗事發,他們也只承認占了7.7億,連會計師事務所都不敢蓋章確認,直言:“賬目真假難辨,錢能不能收回來天知道!”
三、房地產老板“鳩占鵲巢”,醫藥公司成提款機
錢氏姐弟原本是房地產起家,2018年突然收購*ST蘇吳(主營醫藥),當時就有人懷疑動機不純。
如今真相大白:他們根本不是來經營企業的,而是把上市公司當成了“ATM機”!
這場收購本身就是一場陰謀:
股權爭奪戰:*ST蘇吳原實控人有9位,因公司虧損內訌,7人選擇套現離場,錢氏姐弟趁機低價接盤。
“障眼法”控股權:弟弟錢群山本是實際控制人,卻故意讓姐姐錢群英掛名,只為繞過監管,方便關聯交易掏空公司。
更諷刺的是,*ST蘇吳曾是國企改制“典范”,早年靠校服生意起家,后轉型醫藥,管理層通過長達6年的“MBO三步走”將公司私有化。
沒想到,這番苦心經營的基業,最終淪為資本玩家的“獵物”。
四、散戶的血淚教訓:這幾類公司千萬別碰!
*ST蘇吳的悲劇絕非偶然,它給所有投資者敲響了警鐘:
1.警惕“跨界收購”的公司:房地產老板突然接手醫藥企業,大概率是來圈錢的,行業跨度越大,風險越高。
2.遠離“大股東高比例質押”的股票:錢氏姐弟一邊掏空公司,一邊質押股權套現,擺明是“跑路前兆”。
3.“存貸雙高”必有妖:賬上明明有錢卻大量借款,或者預付款異常激增,很可能是資金挪用的信號。
4.審計報告“無法表示意見”=雷區:連會計師都不敢背書的財報,你敢信?
盡管錢氏姐弟的套路看似高明,但天網恢恢,最終還是栽了。
如今A股退市新規越來越嚴,對財務造假“零容忍”,這對市場長遠發展是好事。
但對散戶來說,光靠監管還不夠,自己也得練就“火眼金睛”,畢竟你的血汗錢,只有你自己最在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