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菏澤的一個小村莊里,有一個女孩,用560分的高考成績,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她叫徐錦息,一個名字聽起來溫柔,命運卻格外殘酷的女孩。
6歲,母親失蹤;12歲,父親胃癌去世;從此,她和弟弟相依為命,扛起了一個家。
她不是“天才少女”,也不是“高考狀元”,但她卻是這個夏天最讓人破防的“寒門貴女”。
很多人說:“560分也叫學霸?”“在山東這個高考大省,這分只能上普通本科。”
可他們不知道,這560分背后,是一個女孩在失去雙親、照顧弟弟、獨自求學中,用淚水和汗水拼出來的奇跡。
6歲時,母親不辭而別,父親一個人撐起整個家。可命運不給她喘息的機會,初中時,父親因胃癌去世,留下她和年幼的弟弟。
從此,她成了弟弟的“姐姐”,也成了這個家的“大人”。
弟弟吃半年泡面,她在學校咬牙讀書。別人在父母懷里撒嬌,她在夜里偷偷流淚。
她沒有“雞娃”的條件,沒有“補習班”的資源,甚至連一頓熱飯都未必能吃上。
可她沒有放棄,她說:“我一定要考上大學,讓弟弟過上好日子。”
她不是在“勵志”,她是在“拼命”。
高考放榜那天,她考了560分,超過一本線,穩穩拿下大學入場券。
消息一出,有人質疑:“560分也叫勵志?那600多分的叫啥?”
可這些人忘了,分數從來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
在別人眼里,560分也許不算高,但在徐錦息身上,它代表的是從泥濘中開出的花。
她不是在和“學霸”比分數,她是在和命運比堅韌。
她沒有父母的陪伴,沒有輔導班的加持,沒有溫暖的家,卻在一次次打擊中,把自己活成了光。
她不是“寒門貴子”,她是“寒門貴女”。
很多人說:“別再歌頌苦難了,苦難就是苦難。”
但徐錦息告訴我們:我們不歌頌苦難,但我們要正視那些在苦難中站起來的人。
她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沒有哭訴生活的不易,而是默默扛起一切,努力向前。
她住在簡陋的房間里,墻上貼滿了獎狀;書桌上堆滿了書,還有一個陪伴她無數個夜晚的小臺燈。
她不是“被命運選中”的幸運兒,她是“自己命運的雕刻師”。
7月18日,阿里公益為她頒發“天天正能量獎”,獎金1萬元。這筆錢,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只是一次旅游的開銷,對她而言,卻是大學生活的“啟動資金”。
她打算用6900元交學費,1000元留給弟弟應急,500元看病,剩下的買衣服、生活用品,還準備親手做些小禮物,送給幫助過她的叔叔阿姨。
她說:“我要感恩每一個幫過我的人。”
這不是“賣慘”,而是“感恩”;這不是“索取”,而是“回饋”。
她懂得每一分錢的來之不易,也懂得每一份善意都值得珍惜。
徐錦息的故事,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但她的真實、她的堅韌、她的溫柔,卻讓人久久不能平靜。
她不是在“博同情”,她是在“活出自己”。她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沒有放棄生活的希望,更沒有辜負弟弟的信任。
她用行動告訴我們:不是只有“高分狀元”才值得被關注,不是只有“名校錄取”才值得被鼓勵。
一個女孩,在失去一切之后,依然不放棄夢想,依然努力讀書,依然溫柔善良,這樣的她,值得所有掌聲。
徐錦息的人生,不是童話,而是現實。
她沒有主角光環,沒有貴人相助,只有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路。她用560分證明了:寒門也能出貴女,平凡也能成英雄。
她的故事,不該只是感動一時,而應該成為照亮更多人的光。愿她一路向陽,未來可期。愿每一個在困境中掙扎的人,都能像她一樣,逆風飛翔,破繭成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