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和工業的崛起,伴隨著,也是我們軍事欠賬的迅速彌補。中國在海空天幾乎各領域同時發力,迅速追趕甚至超越西方列強。
而在中國最大的短板——海軍方面,當然也不例外。
當了幾十年綠水海軍的中國海軍,在進入21世紀之后,憑借中國越來越強大的工業實力,以迅猛之勢趕超。
尤其是近十幾年,中國每年新建下水服役的海軍軍艦,就超過了英國現有服役軍艦的總噸位數。055等世界領先的海軍艦艇,不是一艘艘的下水,而是一批批的下水。
因此,網絡上用“下餃子”來形容中國海軍先進艦艇的服役速度。
然而有趣的是,自2012年中國第1艘改造自蘇聯瓦良格號的航母——遼寧艦服役之后,已經過了整整10多年的時間,中國的航母也只有三艘而已。
除了第1艘改造的遼寧艦,第2艘山東艦之外,如今第3艘具備先進電磁彈射的福建艦,仍在海試。這比之我們其他海軍艦艇下餃子般的建造速度,確實相差懸殊。
為什么我們的各類大噸位的海軍艦艇可以如下餃子般批量制造,到了航母而卻如此慢呢?是因為航母太貴了嗎?
航母倒是確實貴,根據美國的經驗,一艘航母全壽命,需要約500億-700億美元的花銷。
500多億美元,確實是個龐大的數字,但是,相較于我們的軍費,也并非承擔不起,而美國更是整整有10艘核動力航母。相比之下,我們只有三艘航母,似乎確實相差懸殊。
我們為什么不利用工業世界第一的強大優勢,以下餃子之勢造航母、迅速趕超美國呢?
這不是我們做不到,而是沒必要這樣,根本原因在于,猶如二戰時期的戰列艦一樣,如今的航母在大國對決之時,已經落伍了。
自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一舉奠定自己強大戰略武器的地位之后,航母就成為二戰之后人類最強大的海軍兵器,而且沒有之一。
尤其是在美國大片的塑造之下,航母幾乎成為超級大國的象征。影視劇之中,美國一旦在各地遭遇利益損失,美國總統的第一反應就是:我們的航母在哪里?
而美國高達10艘航母編隊更是遍布全球。可以說,正是靠著以航母為代表的美國先進海空軍,美國才能在全世界布局,稱霸世界。
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猶如二戰前不可一世的戰列艦一樣,如今的航母,因為科技和工業的進步,也遭遇了二戰時期戰列艦一樣的待遇。
如今,我們經常用日新月異來形容科技的發展,民用科技如此,軍事工業更是這樣。
事實上,隨著中國工業的迅猛發展,尤其是傳感體系,以及包括超高音速導彈在內的各類導彈的不斷問世,曾經的戰略和霸權象征——航母,已經落伍了。
比如,憑借遍布全球的監視衛星、迅速迭代的大型遠程長航時無人機、高超音速偵察無人機等先進武器裝備,我們完全可以對全球任何一個位置的航母,進行全天候的監控。
想要如二戰時期日本偷襲珍珠港一樣,憑借航母完成戰略欺騙并驟然發動襲擊,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
而各類多功能的導彈在數據鏈的協同之下,更是可以對這艘鋼鐵巨獸發動精準的超飽和攻擊。
尤其是美國已經落后中國的雷達,根本不具備發現攔截來襲導彈的可能性。這樣一來,曾經不可一世的航母,就隨時可能淪為海上靶子。
而相對應的,中國除了從容的研制推進更新自己的航母之外,我們還會建造與之匹配的055大型驅逐艦、巡洋艦,076無人機航母等裝備。
可以說,在日新月異的科技和工業進步之下,在中國作戰體系方面的不斷推陳出新之下,美國使用傳統的航母作為戰略武器的海軍作戰方式,已經落伍了。
用網絡上的話,就是如今的傳統美式航母作戰群,面對人民海軍的新式作戰體系,看不到,打不到,跑不掉。
而且,因為造價維護費用高昂,高達11艘的大型航母艦隊,也是美國財政的沉重負擔。
當然,如今的美國航母并非一無用處,在對決人民海軍這樣的大國和強國之時,可能不是對手,但是,航母在欺負小國和弱國時,卻堪稱神器。
再加上美國內部激烈的紛爭和傳統利益,以及歷史包袱,美國迅速改變自己龐大航母艦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中國每過一天,我們的海軍體系和空軍體系都會強大一份,我們的作戰方式也會與時俱進,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國海軍自由的游弋全球的海洋的那一天,越來越近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