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起起火事件,將昔日的充電寶龍頭企業羅馬仕推向生死邊緣……
在ofo式的排隊退款之外,羅馬仕的一眾高管和戴威一樣,遠渡海外,這神奇又熟悉的一幕,就這么防不勝防地上演了!
而這家昔日的巨頭還有一點和ofo的相似之處還不止于此,比如在戴威「跑路美國后」,ofo也是表示自己還在運營,它們的官號,還每天接著各類養生廣告變現。
羅馬仕也一樣,那些拿著公司分紅從香港買樓、買豪車的核心高管們,在危機爆發后就徹底失聯了。
這其中,包括雷桂強、雷燦鋒、雷桂斌、李秋華、雷燦伙等五位核心高管在工商系統各種變更后,并悄悄地退出了公司群,就連員工也在公司系統中,查不到他們的信息了。
后來被爆出,這五個核心高管,已經組團去馬來西亞吹海風了!
但羅馬仕公司,隔幾天就回應一下公眾,我們沒倒閉,召回退款長期有效。
而據最新的消息是,目前,羅馬仕這個曾經的巨頭公司,僅剩 20 多人在崗。
排著隊在樓下討薪維權的員工,顯然見不到老板,而只能見到昔日一起拼好飯的同事。
小柴是不大敢想象,一個找不著老板,僅留下20多員工的制造業企業,還能東山再起,或者把那排著隊的17萬人的款給退了。
當然了,羅馬仕的最終走向如何,咱們也不知道,但大致的結果,應該會和大家預想的大差不差,而等著退款的用戶,只能自求多福了。
而在羅馬仕一個接一個的熱搜之后,引發羅馬仕、安克創新充電寶危機的導火索,也就是他們的電芯供應商安普瑞斯,似乎在一個接一個的熱搜中,卻神奇的隱身了。
而本來,這場輿論危機的火力,本該是有安普瑞斯一份的,但事情就是這么神奇,大火燒了羅馬仕,點火的人卻在平安無事的隔岸觀火。
而事實上,自充電寶危機爆發以來,安普瑞斯也并沒有閑著!那么問題來了,他們在忙什么呢?等大家知道的時候,他們已經忙出了結果,那就是公司解散了、高管撤退了……
根據最新的消息,一家名為安普瑞斯有限公司已成功在昨日解散,那么這家公司是什么來歷呢?
小柴查閱發現,在解散之前,這家公司是安普瑞斯(無錫)有限公司控股股東,曾用名安普瑞斯有限公司(AMPRIUS LIMITED)。
該公司成立于2011年,位于香港,公司負責人為KANG SUN。旗下擁有三家子公司,其一是全資子公司南京安普瑞斯有限公司,其二為安普瑞斯(無錫)有限公司,持股54.7437%、其三為博賽利斯(南京)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其南京的全資子公司目前已完成注銷、并早在2022年11月就退出了博賽利斯(南京)有限公司。
而就在昨日,其退出了持股54.7437%的安普瑞斯(無錫)有限公司。而無錫這家公司,則引進了一家名為安普瑞斯(香港-2)有限公司成了控股股東。
那么這個變化到底變了什么呢?那就是控股安普瑞斯(無錫)的公司,除了法定代表人沒變,大部分的核心高管,在這么一操作后,都變了!
具體的變化是,黃睿(董事)、方濤(董事)、KANG SUN(董事)和梁暉(監事)4位高管退出,同時新增秦晨飛(董事)、金夢潔(董事)、姚越(董事)、閻焱(董事)、嵇厚亮(職工代表監事)和孫瑞澤(監事)高管6位。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6月底,安普瑞斯還匆忙注銷了一家成立沒多久的新公司,這家公司名為芯派新能源(無錫)有限公司。該公司由安普瑞斯(無錫)有限公司持股99.85%。
而這一操作,看的小柴是一愣一愣的,那么我們回到這一波的充電寶危機,據安克創新和羅馬仕的公告,召回的原因都談到了電芯問題。
羅馬仕公告稱,由于部分電芯原材料來料原因,極少數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存在過熱現象,在極端場景下可能產生燃燒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安克創新的公告則稱,在質量安全檢查中,發現某供應商部分批次的行業通用電芯,存在未經批準的原材料變更,可能導致極少數產品在多次循環使用后隔膜絕緣失效,進而引發過熱甚至燃燒的安全隱患。
而這兩家充電寶品牌的電芯供應商都有安普瑞斯,也因此,這次充電寶危機的導火索,被指向安普瑞斯。
且在7月初,據央視新聞報道,目前安普瑞斯(無錫)有限公司擁有的74張3C證書,均被認證機構暫停或撤銷。無錫市市場監管局已依規對該企業生產的鋰電池產品全部封存。
同期,還有消息稱,兩名安普瑞斯供應商人士透露,該公司部分產線已于6月下旬停產。據悉,這兩家供應商與安普瑞斯的賬期目前均已到期,涉及貨款都達幾百萬元,然而安普瑞斯尚未支付。
另據媒體7月初報道,安普瑞斯廠里大部分人都離職了,只剩下少部分員工還在,根據媒體的觀察,當時上午8點至8點半的上班時間段,記者僅看到約20~30人次員工陸續進入廠區,員工上班均需人臉認證后方可進入。
有內部員工表示,網上各種傳言的影響,安普瑞斯如今也停止了招聘工作。
具體到導火索,根據網上流傳的信息,此次充電寶爆炸風險是安普瑞斯江西代工廠擅自改用低價隔膜,導致絕緣失效、有易燃風險。
另外,還有媒體報道的內容顯示,安普瑞斯公司外包工廠為降成本,把電池隔膜換成劣質材料,每塊電芯省下1.2元。
羅馬仕質檢報告顯示,這批電芯短路率超標47倍,管理層批示:「價格不能高于競品」。
而對于網絡傳聞,安普瑞斯就公開回應:「不要相信網絡上的傳言」。
據官網信息,該公司有完整的鋰離子電池制造線體及獨立的安全測試室和電性能測試室,可滿足鋰離子各種標準要求測試。其產品覆蓋移動電源及電動工具、智能機器人、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無人機及智能穿戴設備等。
據行業媒體起點鈉電消息,安普瑞斯無錫工廠從2016年10月正式投產,到2023年7月6日,電池累計產量已突破1億只,2023年產值超過8億元,換個角度來看,安普瑞斯稱得上是上游供應鏈上的小巨頭。
但截至目前,關于此次充電寶危機,以及安普瑞斯的電芯問題,尚在調查中,具體的情況,還不得而知。
而針對高管變更等信息,安普瑞斯則回應稱,此次變更為正常變動,對于電芯質量問題,對方則拒絕回答。
而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羅馬仕高層前段時間的自述,「早在去年 12 月,就覺得安普瑞斯有問題。」
他表示:同行同事曾提醒,安普瑞斯產線固定卻能提供超產能的電芯數量,這明顯不合常理。他解釋,行業頭部電芯廠商對移動電源業務重視度低,訂貨量越大價格越高,而安普瑞斯則是 「訂得越多,價格越便宜,交付量也越大」,這種反常模式已暗藏風險。
其還稱,該中層進一步披露,問題產品均為幾年前開發立項,當時公司老板深度參與運營。
「一切以毛利為導向,KPI 都綁定毛利指標」。這種策略導致在電芯采購環節過度追求低成本,對供應商資質審核出現疏漏。
他與幾位同事察覺異常后,已叫停安普瑞斯電芯在后續產品中的使用,「我負責的產品全部禁用,所以沒出問題」。
然而,縱觀整個事件,目前,花錢買到劣質產品的用戶,想退款,排隊排到了十幾萬,而充電寶終端廠商的老板,卻已逍遙海外。
另一面,關于電芯問題的調查,尚未出結果,安普瑞斯,忙著變動高管、解散大股東公司,那么背后到底是否在上演一出金蟬脫殼的戲碼,我們也不好斷定,畢竟高管變更、控股公司解散調整這種事,也不一定和爭議事件就能直接掛鉤。
但可以肯定的是,充電寶爆炸這場偷工減料的資本游戲,消費者買單是一定的了……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叁號
編輯|譚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