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贅述在文中結尾
已經打了三年又五個月的俄烏戰爭,最近頗有一副上演“大結局”的勢頭,如今在烏克蘭東部的波克羅夫斯克方向已集結了11萬俄羅斯士兵,只等一聲令下,
然而當俄軍主力深陷烏克蘭戰場時,一場悄無聲息的背叛正在俄羅斯的“后院”蔓延。
7月13日,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拒絕接見普京的特使庫連科夫,讓俄羅斯吃了個“閉門羹”,這也是兩個世紀以來,這個南高加索小國對俄羅斯最大的羞辱。
阿利耶夫
更危險的信號來自戰場,在扎波羅熱前線,一支代號“圖蘭”的特種部隊已悄然進入戰壕,這些由以色列訓練、土耳其裝備的士兵,正是阿塞拜疆派往烏克蘭的首批1000名雇傭兵,他們臂章上的突厥雄鷹圖騰,宣告著一個殘酷事實:
曾被視為俄羅斯傳統勢力范圍的阿塞拜疆,如今已倒戈相向。
百年盟友的致命背叛
阿塞拜疆的叛離并非一時沖動,而是百年積怨的總爆發。
2024年底,一架阿塞拜疆客機在車臣上空遭俄軍道爾防空導彈擊落,38名乘客魂斷蒼穹,當普京僅以一句不痛不癢的“遺憾”搪塞,拒絕承認責任時,巴庫的怒火已悄然點燃。
被擊落的客機
今年夏天,俄羅斯安全部門粗暴抓捕阿塞拜疆裔公民致兩人死亡,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阿塞拜疆隨即展開對等報復,甚至以間諜罪逮捕俄媒記者。
其實從歷史上來講,雙方的矛盾爆發屬于“必然”,只不最近的幾起事件正好成為了導火索,19世紀初,沙俄粉碎了阿塞拜疆的獨立夢想,而在蘇聯時代,莫斯科掠奪其70%的石油,卻縱容亞美尼亞占領納卡地區。
如今當阿塞拜疆國家電視臺滾動播放反俄宣傳,總統阿利耶夫公開佩戴烏克蘭軍隊臂章時,俄羅斯終于意識到:
這把插向后背的匕首,來自自己曾豢養的“盟友”。
俄羅斯的內憂外患
阿塞拜疆的反叛如同推倒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引發了一系列的蝴蝶效應。
7月15日,阿塞拜疆總統與亞美尼亞總理,這對世仇竟繞過莫斯科直接握手言和,當兩國聯手打通連接土耳其的“贊格祖爾走廊”,俄羅斯的地區影響力也大幅下降。
而在前線,阿塞拜疆1萬名雇傭兵在英美以支持下開赴烏克蘭,其中首批1500名納卡戰爭老兵組成的“圖蘭軍團”已讓俄軍嘗到苦頭。
阿塞拜疆雇傭兵
至于新開辟的陸路通道,也將土耳其的影響力直抵里海,俄掌控的里海能源西輸命脈面臨截斷。
在外部,西方的經濟絞索正勒緊俄羅斯的咽喉。
7月18日,歐盟實施第18輪制裁,俄羅斯石油價格上限被狠砍至47.6美元/桶,距離44美元的開采成本僅一步之遙。
更致命的是對“影子船隊”的追殺令,任何幫助俄油運輸的第三國企業都將遭二級制裁。
而烏克蘭自從“蛛網計劃”大獲成功后,開始不斷向俄羅斯發動大規模無人機攻擊,雖然大部分都被俄羅斯攔截,但這種戰術足以讓俄羅斯陷入經濟絞索,不僅軍耗直線上升,也讓西方的制裁、盟友反叛帶來的影響逐漸發揮作用,逐漸拖垮俄羅斯。
當特朗普威脅對俄能源買家實施二級制裁、歐盟將20家俄銀行踢出SWIFT系統,人民幣結算與“一帶一路”成為俄羅斯突圍的唯一通道。
不過向我國尋求合作徹底的覺悟,俄外交部近期加速推動金磚國家糧食安全通道、上合組織人工智能聯盟等倡議,揭示出務實轉變,但在遠東又處處提防著中國,這顯然不符合合作發展的邏輯。
如今當阿塞拜疆的匕首抵住肋間,普京應該真正明白:
真正的威脅,就在自己的身邊。
信息來源:
1.白俄羅斯理想社2025.07.21《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大幅升級與俄羅斯的對抗程度》
2.齊魯壹點2025.07.11《地球局|阿塞拜疆與俄羅斯關系亮紅燈,老鄰居為何走到這一步》
3.中國新聞網2025.07.03《烏阿兩國總統舉行會談 雙方簽署系列合作文件》
4.新華網2025.05.21《歐盟和英國宣布對俄實施新一輪制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