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裕民縣紅花盛放,大批外來拾花工忙碌在田間地頭。7月16日,在縣委組織部統籌下,聯合多部門將“為民服務集市”搬進地頭——這桌集政策宣講、法律咨詢、生活關懷、健康指導、急救培訓、技能指導于一體的“服務大餐”,是裕民縣立足拾花工的吃、住、行、勞等細節處提前考量,量身為拾花工群體打造貼心服務,讓異鄉勞動者在田間地頭就享受到“一站式”關懷。
點滴關懷聚暖流 黨群同心暖異鄉
“來,歇會兒!喝碗綠豆湯涼快涼快!”老干一黨支部的老黨員們提著保溫桶走到拾花工面前,把精心準備的綠豆湯、剛買的馕,還有清甜的西瓜、甜瓜遞到拾花工手中。這些自發組織的慰問,是黨員們從生活細節出發的關懷,讓高溫下的勞作多了份實在的溫暖。
“天熱容易中暑,出汗多了要及時補水,被蚊蟲咬了這樣處理……”縣醫院的醫務人員細心的講解,把防暑、防叮咬知識講到每個人耳邊;愛心餐飲業主也推著推車送來解暑綠豆湯,一碗碗清涼里裝著本地人的熱情。
縣紅十字會的志愿者們則帶著急救包現場教學:“萬一有人暈倒,先判斷意識,再這樣做胸外按壓……”黨員志愿者巴音一邊演示一邊說:“這些技能平時不起眼,關鍵時候能救命,能教會大家,再累也值!”來自甘肅的拾花工張大姐抹了把汗笑:“離家千里,沒想到這兒比家里想得還周到!”
職能服務送到手 細致考量護安心
“野外吃飯別買過期食品,住宿要注意通風……”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拿著宣傳頁,把飲食住宿安全要點拆成大白話,生怕大家記不住;法院的法律工作者蹲在田埂上,用真實案例講明白“工錢被拖欠該找誰”“受傷了怎么維權”;司法局的普法宣傳冊上,全是與務工相關的法律條文,志愿者逐條解釋到大家聽懂為止。
公安局專門給種植戶強調:“接送工人的車千萬別超載,路不好走要慢點開”;農業農村局的技術人員則手把手教拾花工晾曬紅花:“這樣攤開曬,顏色好、賣價高”……從權益保障到生產技巧,從交通安全到健康防護,各部門把服務做在前面,把問題想在事前,讓拾花工干活更安心、生活更踏實。
田埂邊,農業農村局的工作人員本土歌手即興唱起自編的歌:“裕民的花兒紅,裕民的人熱情……”歡快的旋律里,外來務工者跟著打起節拍,笑聲灑滿花海。
黨建引領聚合力 一線踐諾顯擔當
這場送到田間的“服務大餐”,是裕民縣黨組織“七下鄉村”“八進社區”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的生動寫照。從老黨員送慰問品,到各部門主動把職能服務前移,每一項舉措都透著“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的初心。黨員干部沖在前面,帶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形成了“黨組織搭臺、黨員唱戲、多方出力”的服務合力,不僅讓外來拾花工感受到家的溫暖,更凝聚起黨群同心的強大力量。
“七月拾花工來得最集中,咱們把服務送到地頭,就是要讓黨員在一線辦實事、踐初心。”縣委組織部組織二室負責人王政說,這既是給外來務工者的“及時雨”,更是一堂鮮活的黨性實踐課。
下一步,裕民縣將繼續把服務送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讓黨組織的旗幟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用實打實的行動讓更多像拾花工這樣的群體,感受到黨的溫暖與關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