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貪玩”的歸來不應僅停留在情懷營銷層面。品牌認知可以喚起記憶與關注,但真正支撐公司長期發展的,是內容質量、產品創新與穩健的財務基本面。如果中旭未來能夠借助AI手段有效控制成本、提升內容質量,并重構用戶價值體系,那么這次回歸或將不僅僅是名稱的復刻,更是一次商業邏輯的自我修復與戰略重構。
還記得“我系渣渣輝,是兄弟就來砍我”嗎?這個曾橫掃互聯網的魔性廣告語背后,正是中旭未來的前身——貪玩游戲。如今,這家靠傳奇類手游走紅、憑洗腦營銷出圈的廠商,又打算“玩”回來:發布盈喜預告扭虧為盈,并擬更名為“貪玩”。一邊業績回暖,一邊回歸初心,中旭未來這波操作,究竟是品牌重塑,還是借情緒價值營銷?
7月21日,中旭未來(股票代碼:09890.HK)發布業績預盈公告,預計2025年上半年盈利約6億元至7億元人民幣,相較上年同期虧損3.85億元大幅改善,同比實現扭虧為盈。同日,公司擬將中文名稱擬更改為“貪玩”,英文名稱由ZX Inc.更改為Tanwan Inc.。消息公布后,次日股價盤中一度飆漲逾23%,但隨后回落,最終收跌0.27%,報14.56港元,市場波動較大。
圖片來源:公司公告
公告指出,業績回升主要得益于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公允價值收益增加、游戲產品組合成熟帶來的獲客成本下降、AI技術提升運營效率,以及境外游戲發行業務的增長。然而,若盈利改善過度依賴非主營業務及成本端優化,其持續性難以保證。尤其在核心游戲業務增長仍顯乏力的背景下,這一“盈利反轉”是否具備延續性,仍需觀察。
主營業務造血能力不足,業績增長動能減弱
中旭未來成立于2015年,起家于“貪玩游戲”,憑借《貪玩藍月》及“渣渣輝”系列魔性廣告迅速走紅,成為傳奇類游戲營銷的代表性公司。但隨著2021年游戲版號審批陷入停滯,行業整體估值承壓,公司為尋求轉型與上市路徑,于2022年初將品牌升級為“中旭未來”,并試圖跳出“純游戲”標簽,拓展至食品、潮玩、新派酒水等消費品賽道,推出了速食品牌“渣渣灰”和潮玩IP“Bro Kooli”,構想打造“吃喝玩樂”一體化消費生態。但這些嘗試收效甚微,轉型戰略未能形成清晰閉環。此次宣布重回“貪玩”品牌,被普遍解讀為聚焦游戲主業、戰略重塑的信號。
從財務表現看,公司近年來營收與利潤整體下行。營收方面,雖然2020年至2022年間,營收由28.72億元增長至88.17億元,實現階段性擴張,但自2023年起連續下滑,2024年營收降至55.8億元,同比下降14.34%。凈利潤方面,公司在2021年實現6.16億元盈利,但此后持續下探,2024年僅錄得0.44億元,同比大幅下滑83.89%。即使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喜,能否實現趨勢性反轉仍有待驗證。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從營收結構來看,從收入結構來看,公司仍以游戲營銷與運營為核心,2024年該業務實現營收54.49億元,占比達97.64%。雖然核心業務占比持續提升,但自2022年以來,該板塊收入逐年下滑,表明即使在“回歸主業”的口號下,游戲業務本身的增長也顯乏力。與此同時,公司多元化的銷售產品與其他營銷服務板塊亦表現不佳。2024年銷售產品收入為1.02億元,同比下滑52.17%;其他營銷服務從2023年的0.92億元驟降至2024年的0.29億元,降幅達68.06%。整體業務呈現收縮態勢。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成本端方面,公司銷售費用持續高企。2021年至2023年銷售費用率雖由67.14%降至59.56%,但2024年再度升至63.02%,表明獲客成本依舊高昂,利潤空間受到侵蝕。管理費用率在5.73%左右保持穩定;而研發費用率自2021年降至2.39%后長期低位徘徊,2024年為2.29%,顯示公司在產品創新和內容迭代方面投入有限,或削弱其長期競爭力。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現金流方面,公司盈利質量存疑。2021年經營性凈現金流曾由負轉正至26.35億元,但隨后連續下降,2023年再度轉負,2024年雖有所回升,仍未擺脫負值狀態。與之相對,凈利潤持續維持正值,表明利潤更多來自資產處置等非經常性項目。2023年與2024年投資性凈現金流分別錄得28.55億元和20.95億元的凈流入,亦印證了資產變現對流動性的重要支撐?;I資活動方面,除2022年曾實現4.43億元凈流入,其余年份多為小幅凈流出,顯示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融資活躍度有限。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面對增長壓力與盈利結構失衡,中旭未來正進行戰略收縮與重新聚焦。公司明確表示,未來將圍繞國內發行、海外發行和游戲研發三大核心板塊進行布局,對“食品+潮玩”等非主業領域進行戰略調整。此次品牌回歸“貪玩”,不僅是對市場情緒的調動,更是一次戰略轉向的明確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貪玩”的歸來不應僅停留在情懷營銷層面。品牌認知可以喚起記憶與關注,但真正支撐公司長期發展的,是內容質量、產品創新與穩健的財務基本面。如果中旭未來能夠借助AI手段有效控制成本、提升內容質量,并重構用戶價值體系,那么這次回歸或將不僅僅是名稱的復刻,更是一次商業邏輯的自我修復與戰略重構。
作者 | 姚文溪
編輯 | 吳雪
1
2
3
NEWS
NEWS TODA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