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蒸池水欲沸,鯉魚浮影半空游。底熱如湯難觸舌,輕餌緩霧誘上頭。三寸浮鉤懸藻隙,一線星漂逐影流。莫問底窩空寂寂,截口輕抖亦中鉤。夏季時釣黑坑鯉魚,經(jīng)常會遇到魚不下底的魚情,魚餌沒到底之前有時會有接口,魚餌到底就沒口,讓很多釣友眼看窩子有魚卻釣不上來。下面,我來講下夏季時黑坑鯉魚不下底的4個原因。
夏季時黑坑鯉魚不下底的4個原因
一、黑坑底部發(fā)臭。有些鯉魚黑坑,長期放釣,水底的的淤泥和變質(zhì)的餌料混合在一起,在夏季高溫天氣時,加速了發(fā)酵變質(zhì)的速度,水底散發(fā)出難聞的臭味,就會導致鯉魚不下底。這種臭底的黑坑,越是接近經(jīng)常垂釣的區(qū)域,臭底的情況越嚴重,魚越不愛下底。比如限竿4.5米的黑坑,那么用4.5米魚竿垂釣的位置,魚就不愛下底吃餌,而使用其他長度魚竿垂釣時,魚口往往很好。
夏季時黑坑鯉魚不下底的4個原因
二、魚感染寄生蟲。如果鯉魚感染了寄生蟲,尤其是腮腺蟲一類的寄生蟲,寄生在魚鰓,使鰓部腫脹呈“腺樣”外觀,幾種常見原生動物或蠕蟲的統(tǒng)稱。魚鰓出現(xiàn)問題,呼吸就不順暢,很容易缺氧,就會離底上浮,有時甚至會沖出水面,或者在水體中到處亂竄。這種魚不但不下底,基本上很難開口吃餌。
夏季時黑坑鯉魚不下底的4個原因
三、下層水體缺氧。如果水體的溶氧量低于3mg/L,鯉魚就會覺得很不舒服,而水體缺氧往往都是從下層水體最先開始,因為水體越深,水壓越高,溶氧量越低,而上層水體與空氣距離更近,氧氣含量相對高一些,魚就會離底上浮,到中上層水體獲得氧氣。
夏季時黑坑鯉魚不下底的4個原因
四、養(yǎng)殖習慣導致。養(yǎng)殖戶為了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加快鯉魚的生長速度,經(jīng)常會使用浮水顆粒對鯉魚進行投喂,使鯉魚養(yǎng)成了在水體中上層攝食的習慣。而且,很多養(yǎng)殖塘的水體都比較淺,往往只有一米多深,白天時陽光能夠曬透水體,水溫相對較高,鯉魚的生長速度也更快。長期生長在淺水里的鯉魚,到了黑坑的深水區(qū)時,就不愛下底。
夏季時黑坑鯉魚不下底的4個原因
綜上所述,就是夏季時黑坑鯉魚不下底的4個原因。除了魚體感染寄生蟲的情況外,遇到其他三種魚情,都可以采用釣浮打行程的方法來釣黑坑鯉魚。釣黑坑鯉魚時,在魚餌里添加飛鯉王、魚多巴和魚安素,增強魚餌的誘魚、促食和留魚效果,簡單好用效果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