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娃兒1歲多了還站不穩,是不是吃得不對?”“我懷孕34周,血糖有點高,苞谷吃不吃得?”7月20日清晨,貴州遵義新舟鎮禹門村委會大廳里,村民們已然排起長隊。這場由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主辦,貴州省營養學會、遵義市婦幼保健院等聯合協辦的“婦幼營養三下鄉云貴行”活動,通過義診咨詢、入戶走訪和業務培訓,把優質營養健康服務送到鄉親們家里。遵義,是此次活動的首站。
義診咨詢:20余位跨學科專家與村民面對面
一大早,設在禹門村委會里的義診咨詢臺,就被村民們圍得滿滿當當。
“不吃魚蝦可不行,每周都得給孩子吃點水產品。不能光吃蝦,鱸魚等魚刺少的魚也要給孩子吃上。”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秘書長楊振宇研究員拿著學齡前兒童膳食寶塔圖,給一位年輕媽媽講解兒童的飲食結構。
專家就兒童飲食的要點,對村民進行指導
旁邊,江蘇省營養學會副理事長袁寶君仔細查看一個幼兒的體檢表,指著生長曲線對家長說:“娃娃輔食里得加紅肉泥,每周吃兩次動物肝臟,貧血就能慢慢補回來。”
“以前總覺得娃兒就是長得慢點,聽專家說這叫生長遲緩,得趕緊調整飲食,真是救了急!”村民小王懷抱兩歲的兒子,跟專家反復確認著輔食添加的細節。
這場義診集結了20余位跨學科專家——既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的科研骨干,也有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的主任醫師,還有遵義市婦幼保健院的臨床醫生和貴州省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專業委員會的專家。3小時里,共接待咨詢150余人次,發放《孕期營養手冊》《嬰幼兒喂養指南》等科普資料500余份,現場測量血壓、身高體重等基礎指標100余人次。
入戶走訪: 為特殊群體送上“定制方案”
上午9點,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主任委員、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汪之頊等一行專家走進沙灘村樂豐組一戶村民的院子時,32歲的小李正扶著腰站在家門口等候。這位懷孕31周的產婦身體質量指數(BMI)達到29,伴有妊娠高血壓,此前總擔心“吃得少影響胎兒”。
“來,先量個血壓。”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營養科主任戴永梅拿出便攜檢測儀,貴州省營養學會秘書長楊大剛則仔細翻看小李的產檢記錄。“你不是吃得太多,是吃得太‘精’了。”汪之頊指著小李家廚房里的白米飯說,“換成糙米、雜豆,每天加2兩瘦肉和1斤蔬菜,既能控制體重,胎兒營養也夠。”
專家入戶走訪為營養不良兒童定制營養方案
專家們還現場給小李制定了“每日飲食表”,為方便她咨詢,遵義市婦幼保健院的專家給小李留下了自己的聯系方式,叮囑村醫每周跟進孕婦的體重變化。
另一路專家則來到楊錄村和平組的一個“六娃家庭”。這一家的2位老人有2個兒子,6個孫輩的年齡跨度從1歲到13歲。專家們發現,6個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和生長發育遲緩。
孩子們的父母工作忙,爺爺奶奶照看6個孩子,忙不過來,也沒有給1歲多的寶寶專門準備輔食。“第一,營養狀況不好;第二,食物種類不豐富;第三,優質蛋白質缺乏。”專家們在了解到孩子們的生長狀況和每日飲食后做出判斷。“大孩子、小孩子都要保證每天1個雞蛋,大孩子每天也要喝牛奶,要吃瘦肉。”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主任醫師李玲囑咐孩子們的奶奶。無錫婦幼保健院兒保科主任、主任醫師蔣新液則留下了兒童生長監測表,囑咐村醫每月記錄數據。
“專家上門比我們跑縣城方便多了,連怎么給娃做輔食都教了,太貼心了!”孩子的奶奶握著專家的手,感謝不已。而專家們也感慨,現在鄉村的硬件條件上去了,但人們的營養意識還不到位,營養服務能力也仍然欠缺。
業務培訓: 為基層培養“帶不走的營養骨干”
作為中國營養學會2025年婦幼營養學術年會的落地行動,“婦幼營養三下鄉云貴行”活動不僅聚焦“服務當下”,更著眼于“長效賦能”——為基層培養“帶不走的營養骨干”。
結束了在貴陽召開的為期兩天的全國婦幼營養學術會議之后,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走基層服務專家團就馬不停蹄地來到遵義。7月20日上午,遵義市婦幼保健院會議室內,來自遵義各區縣婦幼醫療機構的260余名醫務人員,參加了一次干貨滿滿的專題講座。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教授楊年紅以“婦幼人群體重管理”為主題授課,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曾果解讀了“膳食多樣性與孕婦心理健康”的最新研究進展,四川省婦幼保健院主任醫師張琚詳細介紹了孕產婦營養管理實踐流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教授盛曉陽結合《嬰幼兒喂養指南》進行實用講解,既有前沿的理論知識,又有貼近基層實際的實踐經驗。
汪之頊發言
“農村地區婦幼健康仍是健康中國建設的短板。”汪之頊指出,當前脫貧地區孕產婦貧血率、兒童生長遲緩率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縮小區域、城鄉、人群間的健康差異,實現健康公平,必須從生命起點抓起。
汪之頊表示,“婦幼營養三下鄉云貴行”活動是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聯合江蘇省營養學會、貴州省營養學會、云南省營養學會開展的婦幼營養東西部協作、走進農村、走入鄉鎮系列活動的一個項目,旨在進一步推動優質營養資源下沉基層,提升邊遠地區婦幼營養健康服務水平。接下來,活動將深入云南和貴州等地,持續以“學術下沉、服務下鄉、能力下傳”為導向,讓更多孕產婦和兒童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營養服務,為生命起點健康筑牢根基。
詳見《中國食品報》(2025年7月23日3版)
排版、美編:林倩
審核:彭宗璐
01
0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