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上午6時至17日上午6時,臺軍剛狼狽記錄下解放軍58架次軍機、9艘軍艦及1艘公務船在臺海周邊的密集行動,其中45架次戰機更以實戰編組穿透了那條早已名存實亡的“海峽中線”。
戰機呼嘯穿云,艦艇犁波破浪。當臺防務部門手忙腳亂統計著解放軍越過所謂“中線”的軍機數字時,國防部發言人蔣斌的回應干脆利落:“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根本不存在什么‘海峽中線’?!?/p>
這句話像一柄重錘,砸碎了臺當局苦心構筑的心理防線。解放軍東部戰區的行動遠非象征性巡航——預警機盤旋高空指揮若定,干擾機織就電磁天網,加油機延伸作戰半徑。殲-16、殲-10C戰機掛載實彈,與海面驅護艦、陸基導彈部隊構成立體攻防體系,演練科目直指奪取制空權、制海權、制信息權。
這種全要素、全天候的聯合作戰演練,已然把臺島周邊海域變成了檢驗實戰能力的練兵場。
山東艦航母編隊的動向更傳遞出清晰信號。4月1日,這艘巨艦毫無預兆地抵近臺島東部所謂“應變區”,最近處距海岸僅12海里。24架殲-15艦載機列陣甲板,驅逐艦、護衛艦如眾星拱月。
這次“無預警、無代號”的突進徹底打亂了臺軍節奏,連美軍情報系統也措手不及。當臺軍倉促啟動“應變中心”,山東艦已協同海警船完成對要域要道的封控演練。所謂“佳山基地避風港”的神話,在航母戰斗群與兩棲打擊群的東西夾擊下蕩然無存。
更令臺當局坐立不安的是解放軍的“灰色戰術”。2024年金門水域的撞船事件中,大陸海警船隊迅疾展開常態化巡邏。這些“海上鋼鐵長城”以絕對實力碾壓臺方——大陸海警船總數是臺方的50倍以上,其中1.2萬噸的“海警2901”被美智庫直白稱為“沒裝導彈的驅逐艦”。
這種非軍事手段的壓制效果立竿見影:當大陸海警每日只需抽查10艘過航貨輪,臺灣航運業便可能陷入半癱瘓。2024年一次封鎖演練后,全球88%的航運公司主動繞開臺灣海峽,經濟命脈無聲無息間被扼住咽喉。
經濟領域的“緊箍咒”正越收越緊。ECFA早收清單的關稅減免項目從2023年的539項被精準壓縮至2024年僅剩34項,臺灣農產品首當其沖。鳳梨釋迦一項就痛失179萬美元市場。
戲劇性的是,2025年上半年兩岸貿易額卻逆勢增長11.4%,臺灣對大陸貿易順差仍高達700多億美元。數據背后是臺灣經濟對大陸的深度依賴——臺積電看似風光地給蘋果代工芯片,實則52%的芯片出口銷往大陸市場,遠超對美出口的4.48%。大陸市場的“磁吸效應”已成臺灣經濟無法掙脫的地心引力。
外交空間的窒息性擠壓更讓臺當局如陷孤島。2025年,臺灣所謂“邦交國”僅剩12個,連海地這樣的“鐵桿”也開始與北京接觸。
世衛大會連續九年將臺灣拒之門外,非洲國家心知肚明:“得罪大陸,連疫苗都沒得打。”歐盟政客嘴上喊“挺臺”,轉身卻搶著與大陸簽署5G合作協議——畢竟沒人愿意放棄全球最大的5G市場。
這種全方位的外交封堵,讓臺當局所謂“國際空間”淪為鏡花水月。
產業競爭維度的大陸崛起正讓臺灣優勢土崩瓦解。當臺灣聯電還在28納米產線掙扎,臺積電3納米工廠剛投產,大陸中芯國際已發動凌厲價格戰。2025年北方華創并購芯源微,實現半導體設備從刻蝕到清洗的全鏈條自主,良率突破90%,成本較荷蘭ASML低30%。
新能源戰場上,大陸嵐圖汽車憑借5G+AI質檢實現每118秒下線一臺整車,逼得臺灣裕隆汽車轉型電動車零件供應商。臺塑集團石化產品因大陸關稅上調,2024年利潤直接腰斬。產業升級的口號喊得再響,也擋不住大陸在高端制造領域的降維打擊。
軍事天平傾斜的速度遠超想象。2025年大陸軍費僅占GDP的1.3%,不到美國四分之一,卻鍛造出令人膽寒的“反獨利劍”——055萬噸驅逐艦批量下水,殲-20生產線晝夜不息,無人機蜂群在臺??沼蜃杂砂肯?。
反觀臺軍,雖在漢光演習中擺弄美制裝備演練“反登陸作戰”,但當解放軍火箭軍數十個發射單元在暗夜中多點機動,對預定目標實施大彈量、多波次模擬打擊時,所謂“島上持久防御”計劃顯得如此蒼白。
國防部發言人直言:“無論怎么演、用什么武器,都抵擋不住解放軍的反‘獨’利劍”。
島內政治生態也在悄然質變。面對民進黨當局7月26日發起的全臺“大罷免”行動,新北市長侯友宜疾呼民眾用選票“守住公平正義”。他直言:“這不只是單一事件,而是關乎下一代的未來。”
民調印證了政治光譜的劇烈震蕩——中間選民比例從37.5% 驟降至21.8%,相當于306萬人轉向明確立場;淺藍認同者激增8.2個百分點,淺綠群體也上升4.5個百分點。民心向背的指針,正在統“獨”天平上加速移動。
臺島東部海域波光粼粼,山東艦的航跡早已消散,但電子偵察機仍在云端巡弋,水聲監聽陣列靜臥深海。
這種“存在即威懾”的布勢,恰似大陸對臺戰略的縮影——當經濟依存成為捆住“臺獨”手腳的鎖鏈,當產業競爭演變為釜底抽薪的絕殺,當外交空間壓縮至窒息狀態,臺當局耗費巨資打造的“海空精準射擊”,不過是為自己敲響的又一聲喪鐘。
連續三日的“凈空”警巡,見證著東方智慧中“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當代實踐:無需硝煙彌漫,勝負已定。
信息來源:臺媒:解放軍58架次軍機、9艘軍艦、1艘公務船在臺海周邊活動,“達近期新高”
2025-07-17 17:02·環球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