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儲備不是光看現役部隊有多少裝備,還得算上那些存起來的家伙事。封存武器就是把退役或者多余的裝備好好保管起來,平時不動用,關鍵時候拿出來就能派上用場。跟庫存不一樣,庫存是隨時能拉出去打的,封存的需要點時間激活,但成本低,還能應急。
中國在這方面做得挺扎實,根據數據,封存量穩坐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要是全拿出來,夠裝備300萬部隊的基本武器彈藥,這不是吹牛,是基于歷史生產和存儲規模推算出來的。俄羅斯現在消耗了不少,中國就上位了。
先說說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封存。建國后,中國軍工起步晚,但發展快。尤其是上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因為邊境摩擦和國際壓力,生產線上馬力全開。拿輕武器舉例,56式步槍家族,包括半自動和沖鋒槍,總產量超過700萬支。
這些槍簡單耐用,涂上油紙包好,扔倉庫里幾十年沒問題。81式步槍產量也上400萬。子彈更夸張,庫存上百億發,手榴彈20億枚左右。
重武器方面,坦克是重點。59式坦克生產了上萬輛,好多退役后封存。俄羅斯用T-62老坦克上戰場,中國也類似,封存的坦克數量估計幾千輛。炮彈儲備巨大,80年代光一個軍分區就報廢幾百萬發,可見總量多大。
對越作戰用了些,但沒動根本。飛機封存更顯眼,河南魯山機場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飛機儲存中心,存了2000多架退役戰機,像殲6、殲7、殲8、殲5。2000年初調出幾百架,一次性啟動成功,轉場也沒問題。這說明封存技術靠譜,不是扔哪兒生銹。
全球排名怎么來的?美國第一,飛機墳場戴維斯-蒙山基地存幾千架,占地1300個足球場。軍艦封存上千艘,二戰后一度2277艘,夠再打一場大戰。中國第二,因為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繼承的儲備消耗快,尤其現在沖突中用了不少老本。
假如蘇聯還在,中國可能排第三。但現在,中國封存的輕武器和彈藥規模巨大,夠武裝300萬人。啥叫全副武裝?步槍、子彈、手榴彈、基本火炮,不包括高科技玩意,但夠民兵或輔助部隊用。
封存不是亂堆,得有技術。輕武器用油包紙,重裝備刷涂料,塞干燥劑。論文提到防銹新技術,避免早期失效。民兵武器封存有“九要”,包括清潔、涂油、密封。
復雜裝備像飛機,拆部件、加防腐油、裹層,幾年換一次涂料。坦克放氣、堵孔,保持狀態。俄羅斯直接拖老坦克上場,但得改裝。中國也一樣,封存的59式坦克改成教練車,繼續發揮余熱。
為啥中國儲備這么多?歷史原因大。珍寶島事件后,防蘇聯入侵,生產猛增。沒打起來,東西就存著。后來軍隊改革,裁員百萬,現役裝備精簡,多余的封存或出口。
出口消化一部分,像發展中國家買56式便宜貨。但核心儲備留著應急。俄烏沖突提醒大家,彈藥庫存決定戰爭持久力。俄羅斯老本快吃光,北約也疲軟。中國學聰明了,儲備充足,不怕持久戰。
數據不是官方的,得靠報道估算。非官方說,封存槍支幾百萬,坦克數千,飛機兩千多。加起來,夠300萬部隊用。保守估計,輕武器封存一半產量,就300多萬支。彈藥夠打消耗戰。世界軍力排名,中國現役200萬,儲備讓總動員能力強。陸軍127萬,海軍25萬,空軍40萬,火箭軍10萬,支援部隊8萬。封存武器支持擴編。
核武器另說。中國有核彈,但數量少,約600枚,全球第三。不是封存常規武器范疇,但補充國防。核政策不首先使用,維持最低威懾。彈頭在生產,預計2035年上千。但常規儲備是基礎,核是高端。
軍工產能高,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武器生產國,僅次美國。出口排名第四,賣給40多國,主要亞洲和非洲。巴基斯坦買63%,包括戰機、潛艇。軍售賺外匯,還擴大影響。但國內儲備優先,不賣核心。
封存有挑戰。銹蝕問題,80年代云南分區報廢百萬發炮彈,提醒技術升級。現在用封套封存,效果好。復雜武器難存,航母封存幾年就廢,坦克還行。中國重點存簡單耐用裝備,性價比高。相比美國存航母艦隊,中國存步槍坦克,更實用。精密裝備封存啟封慢,幾個月維護。
儲備意義深。不是好戰,是防患。國際形勢復雜,臺海、南海有摩擦,儲備穩人心。經濟角度,軍工拉動就業,技術轉化民用。像防銹技術用在工業。接地氣說,儲備像家里的存糧,平時不顯山露水,鬧饑荒就救命。300萬部隊裝備不是空談,是歷史積累結果。
未來趨勢,中國軍現代化的同時,封存會優化。舊裝備逐步淘汰,新技術儲備。但核心不變,夠用就好。不追求全球第一,夠防衛。俄羅斯教訓在眼前,中國不會重蹈。總的,封存量世界第二,實力擺那兒,大家放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