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全國重點僑鄉,有海外華僑華人700多萬人、歸僑僑眷300多萬人。如何為他們提供高效、便捷、專業的法律服務,成為廣西法治建設的重要課題。
2025年4月,自治區司法廳、自治區歸國華僑聯合會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涉僑法律服務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進一步加強司法行政部門與僑聯組織之間的溝通協作,切實提升涉僑法律服務效率與質量,為僑胞權益保障筑牢法治根基。
以此《意見》為指引,廣西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圍繞建立涉僑法律服務平臺、完善涉僑法律服務機制、創新涉僑法律服務供給方式、構建涉僑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模式、加大涉僑法治宣傳力度等舉措,推動涉僑權益保障工作向法治化、精準化、多元化方向穩步邁進,以法治之光護僑益聚僑力暖僑心。
建立涉僑法律服務平臺
5月13日,北海市首個涉僑涉外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站在北海仲裁委員會揭牌。工作站集法律咨詢、糾紛調解、仲裁對接于一體,為僑界群眾和涉外主體提供法律咨詢、糾紛調解、仲裁對接等“一站式”服務,有效破解涉僑涉外矛盾化解周期長、流程復雜等難題。
以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為支撐,廣西各地統籌律師、公證、司法鑒定等資源,因地制宜設立涉僑法律服務工作站,推進涉僑法律服務集成式、一站式辦理。
與此同時,廣西充分發揮自治區僑聯法律顧問委員會作用,組建由律師、仲裁員、調解員、公證員等人員組成的涉僑法律服務團,針對涉僑權益保護熱點問題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精準化指導,促進涉僑法律事務辦理法治化、規范化。
在海外服務網絡布局上,廣西積極探索搭建海外服務聯系點,既依托僑聯組織與海外僑團的緊密聯系,又發揮區內律師事務所境外分支機構的“橋頭堡”作用,鼓勵優質律師事務所在海外僑胞聚居地設立分支機構或與當地律所建立合作機制,全方位強化涉僑海外法律服務供給。
在公證服務領域,廣西持續加強涉僑公證服務聯絡點建設,在條件成熟的重點僑鄉布局設立聯絡站點,為海外僑胞提供幫辦、代辦、協辦、代送等全鏈條服務,重點暢通涉僑婚姻、遺產繼承、子女監護等高頻公證事項的辦理渠道,通過流程優化與服務升級,全面提升涉僑公證服務質效。
完善涉僑法律服務機制
聚焦華僑權益保護,廣西建立涉僑法律服務工作試點機制,確定涉僑法律服務需求較大的玉林市、北海市作為涉僑法律服務試點地區,加強涉僑合法權益保護,推動形成可復制的成熟經驗,打造涉僑法律服務合作樣板。
玉林市是廣西最大、全國著名的僑鄉,有海外華僑及港澳臺同胞220多萬人。一直以來,玉林市主動作為,加強能力建設和工作創新,探索形成一批有特色、有創新、可借鑒的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先進經驗和工作模式。
在完善涉僑制度供給方面,玉林市編制《涉外公共法律服務手冊》《仲裁規則英文版》等實操指南,開設“涉外服務專窗”并組建專業法律服務團,實現從政策咨詢到糾紛解決的“一站式”響應。同時創新建立“司法行政+僑聯+海外僑團”三方聯動機制,聘任東南亞國家涉僑糾紛海外調解員,讓海外僑胞足不出戶即可獲得法律支持。
為增強僑胞僑眷僑治觀念,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行為發生,充分保障僑胞僑眷依法維權,玉林市在線上依托微信公眾號“玉僑子午線”“法在玉林”等新媒體開展涉僑普法宣傳,為玉商、玉僑提供政策解讀、法律咨詢、合規經營、權益維護等涉外法律服務。
在精準普法提升歸僑僑眷依法維權意識工作中,北海市司法局同樣積極作為、創新實踐。5月29日,該局聯合多部門開展“送醫送藥送書暨法治宣傳”主題活動,通過設置法律咨詢臺、發放定制普法手冊、開展趣味有獎問答等多元形式,普及相關法律知識,同步聯動醫療機構提供義診送藥服務,實現法律服務與民生關懷的深度融合與雙向落地,切實增強歸僑僑眷的法治觀念與維權能力。
同時,北海市僑聯與北海仲裁委員會聯合簽發溝通協作機制,圍繞信息互通、業務聯動、協同調解等核心環節,明確雙方職責分工,通過建立定期聯席會議、聯絡員、重大案件會商等機制,確保涉僑涉外糾紛風險早發現、早介入、早處置,推動矛盾糾紛從“被動應對”向“源頭治理”轉變。
創新涉僑法律服務供給
廣西以立體化布局創新涉僑法律服務供給,司法行政部門、僑聯組織、海外僑團三方聯動,充分運用“仲裁+調解”“調解+司法確認”等方式,發揮合力優勢,促進涉僑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及時化解。
今年5月,馬來西亞籍華人陳先生因所購房屋逾期交房超兩年,撥打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求助。律師依據民法典等法律法規解答,陳先生可直接依合同約定解除合同,向當地法院起訴。同時因屬涉外案件,律師提醒其境外證據需經馬來西亞公證及中國使領館認證,并附中文譯本等注意事項。“通過12348熱線與律師直接溝通非常方便,并且十分專業。”陳先生表示12348熱線律師耐心細致地解答,讓他感到十分滿意。
考慮到僑胞身處海外、線下維權不便的實際困難,廣西司法行政系統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涉僑法律服務水平。自治區司法廳在12348法律服務熱線增設涉僑專線,實現僑胞法律咨詢精準對接。同步制定標準化涉僑法律服務指引,明確咨詢受理、案件流轉、跟蹤反饋等全流程規范,確保僑胞訴求得到專業、高效地處理,讓海外僑胞隨時獲得“指尖上的法治守護”。
圍繞涉僑法律服務供給,廣西各地市司法行政系統立足地域特色與僑情實際,多點開花探索創新路徑。
南寧市司法局指導建成8家行業性駐外調解工作站,針對僑胞、僑企在貿易、勞務、房產、繼承等領域的跨境糾紛,提供行業適配的調解方案,有效提升跨境商事爭議解決的效率和公信力。
崇左市司法局在官方微信公眾號平臺設立智能問答板塊,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解答華僑常見法律問題。同時建立法律服務數據庫,整合中國與東盟國家的涉僑法律法規、典型案例以及專家解讀等信息資源,為華僑提供全面、準確的法律查詢服務,方便華僑隨時隨地獲取法律信息。
玉林市司法局依托市公共法律服務云超市,整合優化云上法律服務資源,打造“一網通辦、全程在線”的涉僑法律服務體系,為僑胞僑屬提供“超市點單式”“一站式”法律服務。
來源:法治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